>>-->
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精华区 银行 天赐良缘 阿瞒的黄金笼子 帮助 道具中心
主题 : [原创] [延亮]无衣(七夕贺文,完结)
水浴清兰 离线
级别: 八卦百事通
UID: 2293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53
铜币: 4896 枚
威望: 50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9(时)
注册时间: 2020-03-17
最后登录: 2024-03-05
楼主  发表于: 2021-08-14  

[原创] [延亮]无衣(七夕贺文,完结)

无衣
三国时期魏延巅峰战役“阳溪之战”的故事。 CP:魏延X诸葛亮,正史向。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三国志•魏书•曹真传》

        建兴8年,秋。
        曹明帝曹叡依从大司马曹真之计,分遣几路大军由西城、子午、斜谷而出,意欲数道伐蜀。汉丞相诸葛亮率汉军待之于汉中郡的城固、赤坂,又令时任骠骑将军的李严率两万人马赴汉中驻守布防,以中都护属汉中留府事,并表其子李丰任江州都督督军,接管其后续事宜。
       汉中城固的中军大营内,诸葛亮端坐在案前仔细端详着桌上摊开的羊皮图卷,旁边还散摞着几卷不久前呈上来的文书信件等。他手上握着笔,目光顺着曹真、司马懿所率两路大军分别经过的子午道及汉水掠过——此次大司马曹真亲率步兵大军从长安出发,穿过步步艰难凶险的子午道一路挥师南下,而司马懿所率荆州兵马溯东汉水逆流而上。两军若行进顺利,就可以会师于汉中盆地边缘的城固县,然后越过山地,进入平川,抵达南郑,而诸葛亮大军所驻扎的赤坂位于城固县东面的龙亭山附近,处于交通要塞,屯军于此正可以逸待劳,狙击曹魏东路、东北两路的进攻。而北面,是曹魏大将张郃统领的三万骑兵,他修复褒斜道的栈道后一路疾攻南下,直逼汉中。
        “丞相,”一个身着戎装的青年端着汤药走进来,他看起来不过而立之年,面容文雅清秀,若非身着戎装甲胄,看起来倒更像是一位彬彬儒雅的相府长吏,“军医叮嘱过,您风寒未愈,不宜过于操劳……”
        “伯约啊,且先放一会再饮不迟。”诸葛亮抬起头看见他,便温和的笑了笑,示意将药放在案上。他很喜欢这个稳重勤勉而性格谦和的年轻小将——姜维,便令其督任虎步监,战时随军出征,“蜀中本部的士卒全都装备改良后的筒袖铠甲了么?”
        “正是,此前我查验过,袖铠的铸造做工皆符合丞相之令,已经按人数将其发放给前线将士们。”
        诸葛亮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回羊皮地图上,“曹真、司马懿、再加上北路的张颌,此次曹魏不惜大将倾出,其势甚锐,似有一鼓亡我之志。前线都是本部步卒精锐,装备上这改制后的筒袖铠甲,两军交战时便能最大限度消减刀剑流矢的伤亡。”
        姜维顺着他目光也望向案上的地图,思忖片刻,说道:“维曾听丞相讲过,时至八、九月秋凉前后,魏郡时有多雨,届时汉水恐溢,而子午道险恶,更兼九死一生,司马懿与曹真纵然能安然会军,士气也必然疲敝,此地有丞相重军驻扎布防,以逸待劳,破之不难。只是,北路一方……张颌乃是当世名将,又善料战势地形,听闻他修复栈道后就马不停蹄地从褒斜道一路疾行……”他微微蹙眉,沉吟道:“南郑只有李护军所统的两万步卒,当真能抵御得住张颌么?”
        “张郃所率的三万骑兵均为长矛搭配弓箭,擅长冲锋,而携带攻城器械的后方辎重部队必定赶不及前方骑兵的行军速度,我已将两百余架改制后的连弩调拨到南郑布防。况我军驻地距离南郑仅百余里,倘或形势有变,大军也方便及时增援接应,故此这北路一军倒也无须担心……”诸葛亮目光掠过地图上的南郑,向西北方向看去,眉尖微蹙,目中却似乎隐约透出一抹忧色:“第三次北伐虽然收复了武都阴平,但魏军不肯就此作罢,魏帝曹叡此前已派出雍州剌史郭淮、后将军费曜兵发武威,意欲进军陇西,兵锋所向,便是遥指武都阴平二郡。”
        “丞相此前令魏延、吴壹两位将军各统偏师深入羌中,以制敌于外围,两位将军皆是先帝旧臣,追随日久。故而此战无论成败,其后撤出羌地,再从武都退回汉中都并非难事。”说着姜维端起案上的汤药递过去,“丞相不必过于忧心。”
        诸葛亮点点头,接过汤药服下,姜维又汇报了其他军务后便告辞退下。诸葛亮望着桌上图纸又垂首沉思半晌,便收起地图,起身出了营帐。
        主帅的中军大帐居中而立,旁边各营皆是将士们按顺序分列驻扎,诸葛亮穿过众营径自向后方的一间营帐走去,这一处营帐扎得却与别处不同,大门直接敞开,走进去赫然是一个简易工房,正中是一只巨大的铸造炉,炉内火焰熊熊燃着,旁边铁架上摆放着各色矿石、木料、铸造器具等等物品一应俱全。一个中年男子正俯身半蹲在地上,专心致志地刨制木材,旁边已经摞满很多长短不一的木条。
他身上穿着简朴的粗麻布衣,未着冠簪,头发只用布带草草地束起,就和汉中田地里的普通百姓一般无二,唯一不同的是他脸上佩戴着一个造型特殊的木质面具,遮住了铸剑师温润的眉眼,只露出小半张面孔和刚毅流畅的下颌线条。这是铸造师或者偃师们惯常佩戴的偃甲目镜,以求在器具的制作过程中达到更高的精准度,并在制作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制造者目力的伤害,从这个面具便可以猜出此人的身份——汉军的军械铸造大师:蒲元。
        听见身后的脚步声,男子微微侧头,立刻停下手头的动作,恭敬地行礼:“丞相。”
诸葛亮看了看地上摞着的木料和工具,点了点头,说道:“此前经过你改良的连弩,发射命中率和射程均有大幅提升,紧接下来又要你赶工制造木牛流马,以备下次北伐之用。——这些日子,委实辛苦你了。”
        “丞相但有所命,元定竭心力。只是仅观其图纸工艺,构造虽巧,细细拆解其中却尚有几处须再行商榷……”这样说着,铸剑师走到铁架前,取出一只匣子打开:“我在此图结构基础之上,又重新绘制了一张草图,关键处做了些许改动,恳请丞相审阅。”
        诸葛亮接过来细看,只见重制的草图比之前自己所作的那份又详尽了不少,旁边也详细标注了各部分机件的尺寸、用料:“长度四寸六分八厘”、“ 厚七分五厘……”等字样。蒲元站在一旁详细解释:“吊杆、架板等处,均需直接受力承重,所用材质应再加厚两寸,否则负荷过重,时日一久极易崩坏。其次,衔接处所用铜钉铜箍质地太脆,我建议改用合金。木牛需在崎岖山路上行进,如果一旦碰撞磕绊,铜箍吃力断裂,整个车身都可能会分崩离析——纵然使用更好的材料,也是徒然。还有此处的孔槽构造,若设置三槽四孔,似更为合宜……”
        诸葛亮看着草图,听他详细解说,全部看完后不由点头叹道:“此物是我昔年在隆中隐居时闲暇所作,原本设想作为牛马牲畜的替代之用,构造设计也基于此,后来虽做了些微调整,细节之处却不甚精细,难为你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漏补缺。”
        “丞相谬赞。”蒲元微微躬身,道:“另外,以元愚见,乌木过于沉重,制造完工后恐怕难以达成丞相所要求的‘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不若改用梓木,质地坚固亦可节省人力。”
        “……也好。之前制造连弩已经消耗了大量铁梨木,此物出自南中,产量稀缺,不可过度浪费。”诸葛亮低头凝视图纸,沉思半晌,点了点头:“那么,且按你重拟的草图制作,以梓木为基,板心部分也可用桦木内嵌。——待得闲暇时你把这张图纸再重新誊写一份与我。”
        蒲元点头应下,两人谈论了半晌制作核心部件的细节,诸葛亮又叮嘱他几句须特意留心之事,便离开工房径自返回大营。此时天色已黯,夜风寂寂,各营中烛火明亮,交相辉映。
        诸葛亮独自坐在灯火通明的空旷大营中,案前是堆积如山的竹简、卷宗和图纸,他提起笔,望着面前文牒,却又放下来,不自觉地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中。自北伐战事开始他便时常会忆起很多以前的事,他回想起先主刘备的三顾茅庐,回想起攻占益州的金戈杀伐,回想起北伐前夕刘禅的执手相送,乃至回想起数日前,那名戎装英姿的武将也是在这样灯火通明的大帐中,向他主动请缨西入羌中——
        “……自曹真受封大司马后,便力主数道并入出击汉中,虽被司空陈群等人劝阻,但此人伐蜀之心素来坚定,此次曹魏又失二郡,朝野震动,料来他必会向魏明帝再次上奏。”
        亥时的军营里灯火通明,屋内却分外空旷,汉丞相诸葛亮据案而坐,凝视着地图上标画的一座座城池,清朗的声音里隐有一丝掩藏不住的倦怠,明朗的烛光映照在他脸颊上,苍白得恍若冰雕雪塑。
        空荡荡的大营里,时任丞相司马的戎装男子沉默地站在窗前,透过窗子凝望着营外,夜色漆黑,一如砚台里粘稠缠绵得碾不碎化不开的浓墨。男子坚毅目光,冷定遥望远方,似乎想要在一片纯粹的黑暗中执着地寻觅出一点点并不那么纯然的黑色。
        “自先主时起,汉中便是两军交兵的动乱之地。魏军若要进攻我汉中,必须先涉过汉水以突破我外围防御,方可进入腹地,如此我军便可趁势半渡而击之,亦或,在其军阵尚未列齐时攻其不备。只是——”话声一顿,魏延收回目光,转身看向端坐案前的诸葛亮,宛如雄鹰收敛了尖锐的利爪,他眼中的冷意在这一刻冰雪消弭,目光转为柔和:“丞相算无遗策,既然料定曹魏必会出兵,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文长,我此前为增强汉中防御,而加筑汉、乐两城,此次又从蜀中调派兵力增援,便是要防备魏军来犯。”诸葛亮也从层层叠叠的图纸文书中抬起眼眸,向他看过来,“我已向陛下请旨,调骠骑将军李严领兵两万,即日赶赴汉中以备战事。”
        “李严向来重利,”魏延倚窗嗤笑了一声,“只怕他才不愿意抛下在江州的安稳日子,来这苦寒清贫之地赴任。”
        诸葛亮素知他虽然性情桀骜,但眼光却是不差的,当下微微一笑,“我已经上表其子李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
        魏延闻言点头:“丞相思虑周全。自建兴六年以来我军三次北伐,军械马匹均所耗甚剧,虽未能取得陇右,但斩王双、破追兵,前次又收复武都阴平两郡,曹魏必不会善罢甘休,待战事一起便会借机攻夺前次丢失的两郡……”说到此处他停顿片刻,似是下定了决心般,走上前躬身道:“延向丞相请令,率偏师一万,循阴平道西入羌中,以御敌外围。”
        西入羌中!
        所谓的羌中,便是羌人聚居地的概称,因其分布范围极广,其范围包括广汉以西、祁连山及其以南地区,皆统称羌中。羌人所在之地多与汉人杂处,因而也较多地接触到汉族文化,并与汉人进行货品的贸易买卖等。羌人大多体魄强健,骁勇善战,羌地亦盛产良驹,可用作充备军队的战马。而蜀汉政权对外族素以“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为本,用蜀汉的影响力和怀柔政策安抚笼络西、南各族,收为己用。
        魏延此次主动提出入羌,以抵御曹魏西路的兵马来犯,也可分担汉中守军的一部分压力。另一方面,羌人向来亲蜀远魏,此举正可借此进一步拉拢羌族势力,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和战马储备。但此行真正的困难在于深入陇西的阴平道根本没有一条现成的道路,而是需要将士们跋山涉水、踏平坎坷地硬趟出一条路来,其地山势崎岖,若一旦遭遇恶劣天气极其难行,而且后路无援,风险极大,如果不能一战而定,就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诸葛亮拂衣起身,注视着他的面容沉默不语,似乎想从他神色中读出一些并未宣之于口的东西。明亮烛火下,两人目光相触,戎装男子的眼里一片平静,坚毅果敢,一如往昔。
        黑曜石般纯然的瞳眸中,似乎蕴含着比营外夜色更加血腥漆黑、令人难以喘息的沉重,——生死以之,成败许之。

水浴清兰 离线
级别: 八卦百事通
UID: 2293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53
铜币: 4896 枚
威望: 50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9(时)
注册时间: 2020-03-17
最后登录: 2024-03-05
沙发  发表于: 2021-08-14  


       莽莽秦岭,绵延千里。古时为了方便南北之间通行,秦岭中被先后开凿了多条道路,成为连接南北的通行要道。这些道路中使用频次最多的当数褒斜道,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与汉水支流褒水两条河谷而行,北起眉县斜谷,南至汉中褒谷,虽纵穿秦岭却不必翻越大山,是秦岭诸道中路线较平夷捷近的谷道,因其沿褒斜二水穿行,贯穿褒斜二谷因而得名。
       汉中褒谷隘口,驻军营寨安置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中军大帐内,副官朗声禀报:“禀将军,各营下寨已毕,李护军所率大军亦在二十里外驻扎。方位部署皆按照丞相所令,与我军驻地成掎角之势,以作策应。”
       王平点头,又问:“从汉中拨调来的连弩全都部署完了么?”
       副官答道:“末将各处查看过,均已部署妥当,只待魏兵前来。”
       王平垂眸思忖片刻,与副官商议道:“褒斜道一谷二口,虽然行之便捷,但张郃兵马必经的南段峡谷水深流急,地势险阻。不若引一排弓箭手暗伏谷内,待魏军兵至,且自放行,待其兵马行进过半再万箭齐下,令其走过的骑兵无法与后方辎重部队首位接应。”
       副官点头称善,两人商议半晌,筹划既定,于是密令一路精练士卒携弓箭硫磺等引燃之物悄悄伏于山谷,其余兵马于隘口各处准备部署,副官领命而去。
       褒斜道南段山高路险,一边林木茂密繁盛,谷间山石嶙峋,而另一边就是绝壁凌空的峡谷,下面水深湍急,一眼望去心惊胆战,纵然是轻如狸猫巧似猿,也只能隔岸相望,难以纵身跃过峡谷。
       穿过这一段谷地后不远便是褒斜道出口,张郃所率领的骑兵及其辎重正在向着此地赶来。他们却不知就在这看似恬静空旷的山谷里,无数荷枪实弹的弓箭手正静悄悄地埋伏在丛林的山石间,他们在草木繁茂的枝叶后小心地掩藏着自己身形,盯着四周的风吹草动,紧绷的弓弦里,一排排尖利的弩箭齐齐地瞄准前方,宛如预备狩猎的野兽那已张开的雪亮獠牙。
       于是骑兵们就在这段山道上,慢慢走进了汉军守将为他们精心设计好的埋伏内。

————

       夜风依然是冷而冽的。
       白天刚下过雨,此时已是入夜时分,冷得彻骨。
       各营的灯火都已渐次熄了,只有主帅的中军大帐内依旧亮着烛光。帐内,丞相司马魏延正凝神看着羊皮图卷上标注的城池河流及山川地势。略显昏暗的烛光洒落在他线条刚毅、宛如雕塑般硬朗的侧脸上,头发用皮革简单地束起,面色沉静。那一袭黑甲的戎装衬得他比以前更英挺了几分,旁边那横亘在案上的军刀刃口在烛光下泛着冰冷、惨白的微光。
       “又下雨了……”换了一身便服的诸葛亮走到桌案前,拿起发簪轻轻挑了挑油灯的灯芯,火苗跳动两下,四周光线又明亮起来。
       魏延并未抬头,低低“嗯”了一声,目光未从案上的羊皮图卷上移开。
       诸葛亮帮他调明了灯光,也在旁边坐下,看向案上图卷,微微沉吟:“阴平道陈旧艰涩,倘若一旦遭逢阴雨便会泥泞不堪,人马寸步难行。届时其中凶险,可能更甚于子午谷。——文长,你到底有几成把握?”
       “……此次入羌,我并无把握一定能成功。”魏延沉默片刻,终于抬起头,黑曜石般纯粹的眸子平静直视他的眼睛,“任何一场战斗都不可能十全必克,即使一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战势瞬息万变,而战机却只会稍纵即逝,若过于谨慎,待到曹真大军窛边,我军很可能会陷于被动,再难转圜。”
       那一瞬间,诸葛亮看见魏延眼中骤然闪现的锋锐光芒,——冰冷、凛冽、纯粹、决绝、锋利到可怕的程度。
       就像是一匹在荒凉的陇西战场上独自奔腾驰骋的孤狼,当他狂飙的时候,蹄子下都要擦出火花。
       这个眼神,诸葛亮在成都时曾经看见过。
       建安19年,魏延随先主大军攻克雒城,最后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会师成都。那个时候的魏延年少稚嫩,英气勃发的脸颊上因连日征战浸染上了血渍和泥污,彼时他就是以这样一种姿态出现在诸葛亮面前。但是诸葛亮却分明看见,他眼睛里的锋芒就像燎原的野火,亮得可怕,又仿佛那里面真的寄宿着执掌生死杀伐的妖鬼。
       这个人以后是大将之才。诸葛亮看着满脸血污,甚至有些狼狈的年轻男子,心里却暗暗地想:当然,在他不是英年早逝、早早就战死在沙场的前提下……
       后来,大军平益州、攻汉中。再后来,金戈铁马的杀伐逐渐平息,他成为了高居庙堂的汉丞相,而他被先帝拔为汉中太守、镇北将军,秣兵厉马为蜀汉镇守北疆边境。
       此后,又过去了很多年……先帝过世,他辅佐后主治理朝政,平克南中,而他也早已在岁月尘沙的洗礼中褪去少时风华,不复昔年青涩稚嫩,但不管过去多少年,他的骨子里依旧还是当年那个横刀立马杀人不眨眼的将军。两人常年各守一地,偶尔魏延回朝述职,两人匆匆相见,不几日便又分离。
       诸葛亮记得,在建兴3年春,上元节前夕,魏延曾奉旨到成都觐见后主刘禅。自从刘备去世后,他清瘦了不少,英勇了许多。诸葛亮问他对平南之事的看法,魏延只是淡淡地回答:“南疆从来不是真正的战场。”
       彼时,他也是这么看着诸葛亮的眼睛,里面是一片坦诚和了然。他总是这样,诸葛亮想:无论过去多少年,他一直是这么纯粹的男子,一直都是在成都的城楼下,他第一次看见他时的模样,干净纯澈,一眼见底,爱、或者恨,全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他的眼睛里。
       ——丞相志在饮马河洛,汉中必定兵戈不断。
       ——待大军北伐之日,延愿充作先锋甘为驱策,断不辱没我汉军声威。
       上元节那个夜晚的灯火,绚烂得有一种近乎凄艳的美,诸葛亮还记得,在那个起风的夜里,魏延帮他陇紧披在肩上的皮裘大氅时,指尖抚过他手腕的温度。——在那个朝中派系争斗激烈、南疆叛乱连连的时代,这份坚韧长久的陪伴支持足以令他感到一种心安的慰藉。
       诸葛亮不语,只是静静凝望他半晌,在这纯澈的目光里慢慢地抽回了自己的手,然后反握住了他的。
       他说,好。

————

       姜维走进来的时候还以为诸葛亮已经睡熟了。
       他伏在书案上,以一种相对放松的姿态轻阖起双眸,而旁边沉重堆砌的竹简如同一座座小山,几乎堆满了几案。油灯将灭未灭,黯淡的光亮斜斜映照在他面颊上,苍白得恍若就要如冰雪般顷刻消融。
       姜维将汤药放在一旁,静默地走上前,拿起外袍轻轻地披在丞相肩上,这一刻他的心头有些酸楚,他知道丞相很累,非常的累,压在他肩头的担子过于沉重,或许只有在梦中或小憩时他才会放松些许。
       在陇紧外袍时诸葛亮动了一下,朦胧地睁开了眼睛,姜维觉得诸葛亮第一眼看见他时目光有一瞬间的恍惚,然后他侧过头细细地瞧了他很久,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是伯约啊……”
       “是。”姜维恭声答道。不知是否错觉,刚才那么一瞬间,他觉得丞相好像把他错认成了另外一个人,但是他并未多问,只是端起汤药递上前,诸葛亮这次也并未多说什么,接过药碗默默饮下,又向他询问起前线的消息。
       “丞相,曹真与司马懿两路兵马行进数天后,皆连遇大雨,子午谷更是栈道断绝。魏郡雨势稍小,目前司马懿仍在率部溯汉水而上,而曹真一路已行至半途,进退维谷,只得先修缮栈道待雨势稍歇后再做定夺。”
       “魏军东北两路状况与之前所料相差不多,依目前形势来看,曹真大军若仍要继续前行,恐怕是很难走出子午谷了。司马懿大军远来疲敝,我军以逸待劳,当可退之。”诸葛亮展开羊皮地图,端详良久:“南郑那边如何了?”
       “王平将军遣人传来消息,已将新进改制的连弩部署在褒斜道隘口,李护军所率军队也已经集结完毕,现正严阵以待。”
       “只有褒斜道天气尚晴,可以正常行军,算下来张郃的兵马这两日差不多应该到了……”诸葛亮垂首沉默片刻,问道:“西线一路仍旧还是消息全无?”
       “尚无。”姜维知道丞相虽然嘴上从来不提,但一直对魏延、吴壹率领那支兵马忧心悄悄,两人领兵西出陇右深入羌地,应是存了笼络羌族势力收归己方之意,但羌人生性彪悍难驯,此行长途跋涉实是风险颇多。
       “魏将郭淮、费曜率军三万从西汉水顺流而下,只待汉中战事一起便顺势攻占夺取陇西二郡,而应对魏军主力的兵马大多都留于汉中备战,他们俩人只领兵两万深入异族之险地……”起身望向帐外,诸葛亮微微叹道:“其余尚在其次,我只担心阴平道和子午谷的境况相似,连日遇雨,境况可就堪忧了。”
       “若是果真这样,郭淮与费曜所率的兵马也会遭遇同样的境况,那么……”姜维沉吟着,抿起嘴角:“狭路相逢,勇者胜。”
       诸葛亮闻言点头:“伯约此言得之。魏军虽然擅长平原作战,但在山地之处却未必胜得过我军。此战纵使不胜,也能撤回阴平,自武都返回汉中,后路无虞。”
       “维已经遣了哨骑前往西线探查,待有了消息定会第一时间传回汉中,丞相勿虑。”说着姜维取出一卷用麻绳捆好的图卷,递过去:“适才维途经工房时遇到了蒲元先生,他让维将这张图纸代为转呈给丞相。”
       诸葛亮解开麻绳,展开细看,正是此前蒲元亲手绘制的那份木牛结构图的副本,不禁叹道:“蒲元性多奇思,尤以铸造兵刃之术最为精湛。昔年我曾令他在斜谷打造军刀三千口,刀成,皆是削铁如泥。没想到他博闻强识,于这些机巧之物却也颇为精擅。此次幸有他在。”
       “正是,初到营中时维曾听他讲解过兵刃铸造之法,确是神乎其技。但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制出木牛流马,恐怕委实不易。”
       “图纸既已绘好,以他的技艺按图赶制不出数日即可完工,只是后续的反复调试过程颇为艰辛……伯约,你若得闲暇,便过去帮衬些吧。”
       “维明白,丞相放心。”

水浴清兰 离线
级别: 八卦百事通
UID: 2293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53
铜币: 4896 枚
威望: 50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9(时)
注册时间: 2020-03-17
最后登录: 2024-03-05
板凳  发表于: 2021-08-14  


        张颌事先早就猜想过,在褒斜道山谷道口有可能会遭遇伏击,所以已下令军队备好护具,务必小心谨慎、以最快速度穿过道口。但是当骑兵在突出伏击终于冲出道口后,却迎面遭遇了更沉重的打击。
        “将军!蜀兵依地势在隘口外装备了数十架强力连弩,万箭齐发甚是猛烈,我军不堪抵御,伤亡惨重!”传令的士卒一手持着盾牌匆匆跑回,急急禀告战况,此时张郃已打退了王平的伏兵,正忙着接应后方的辎重部队。
        “连弩?”张郃蹙眉,沉声喝问:“我军已装备了铁甲盾牌,何以竟不堪抵御?”
        “此次蜀军的连弩好像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威力增强了许多,不仅射程更远,而且穿透力也变强了,我们的盾牌也堪堪只能扛下六七成。”士兵举起手中盾牌,只见上面果然多出两个透明的窟窿,“即使后撤如果退不出他们的射程范围,依然会有伤亡,只能先撤回谷道内暂避。”
        张郃见状暗暗心惊,心道相传这诸葛连弩乃汉相诸葛亮创作而成,以前率军窛边汉中时他亦曾亲眼见过,都是用以布防于各处城池要塞之处,却没想到此次竟有如斯威力,令前线骑兵折损大半,如此看来这诸葛亮奇思之巧当真胜似鬼斧神工了……守将王平显然是早有预谋,先派兵在谷中凭险设伏,令自己与后方辎重部队首位无法兼顾,待前方骑兵刚刚打退伏击,一冲出谷口便被蜀军的大威力连弩一通连发猛攻压得抬不起头来。此时己方先遭伏击,士气受挫,而蜀汉军队的连弩正好克制了魏军骑兵的优势。
        面对一片混乱,张郃思忖片刻迅速冷静下来,心道:连弩威力甚猛,一时间难以强攻冲出,且先撤回,察其弱点再作后图。当下沉声下令:“后队变前队,传令撤军!”
        张郃治下严整,一声令下,魏军即刻调转方向,最后一排士卒则以盾牌围成重重防御,掩护主力撤退。
        王平和副官站在高台之上隔空遥望,只见魏军后军变成前军退出谷口,军容井然,溃败中却不显仓皇,心中不禁也暗暗称赞张郃临危不乱,不愧大将之风。
        这边魏军主力终于在掩护下撤回谷内。张郃即刻下令修整,令医官治疗伤者,一面各处查看,筹思应对之策。
        王平见张郃暂避不出,便下令众将严防死守,观察魏军动向,又让副官遣人将这里的消息传回汉中。

——————

        是夜,诸葛亮执笔坐在堆满竹简文牒的案前,给后主刘禅誊写军情表奏。
        军帐外隐隐有风呼啸而过,桌上青铜油灯的焰火也晃动不已,忽明忽暗。
        他刚刚已接到了消息,得知张郃兵马行至褒斜谷隘口时被王平以连弩所阻,士气大挫。然而为了抵御郭淮兵马而远途奔袭入羌的西路军,却依旧宛如泥牛入海、消息沉沉……
        羌中。写到这里,笔尖不禁顿了顿,他抬起头望着灯火怔然半晌,放下手中的笔。——彼时那天也是这样的深夜,他同意了魏延领兵入羌的请命。
        魏延说得对,魏军数道伐蜀,其势甚锐,颇有一举平蜀之意,此时须得有一员大将御敌于外围,否则战况一旦拖久,武都阴平二郡很有可能失陷……
        彼时,帐内灯火摇曳,两人相对而坐,一时无言。
         “除却一万骑兵,我另外安排都亭侯吴壹作为副将,领兵一万随你一同前往如何?” 诸葛亮沉默半晌,缓缓说道:“他身为国舅,性子爽朗豁达,倒是正可与你相得益彰。”
        “丞相这么说,是在转弯抹角的笑话我性子急、不够豁达了?”魏延闻言略带戏谑地笑道。
        见他笑得温暖,诸葛亮也不禁展颜一笑,随即又正色道:“文长,你平素向来体恤士卒,但有时性情太过偏激,行事易于操切。此次入羌危险重重,你切记要小心行事,不可轻忽冒进……”
        魏延认真地点头:“丞相说的话,延都记在心里了。”
        诸葛亮略微思忖,又道:“当年我平定南中时,见到那里有一种猛兽名唤‘犀牛’,此物皮甲粗糙坚硬,我令人剥其皮制成护甲,防护效果虽然比铁甲逊色一筹,但胜在轻巧便携,穿戴在身上雨天行军可保无虞。”
        阴平道既艰且远,很多地方均无路可走,若遇到阴雨行军,士兵们穿戴的铁甲若被雨水淋湿,十分沉重难受,行军路上更会难上加难。魏延闻言大喜过望,“竟有如此神奇之物,那阴平道纵然艰险,亦是无妨了。”
        他知道曹真等人麾下的百战铁甲兵都是平原作战的好手,但若论山地行军,却远不及汉军的骑兵。蜀地山多而道险,也练就骑兵们远距离山地行军作战的能力。
        “我已经派人赶工制造了一批袖铠,”诸葛亮道:“给此次入羌的士卒们装备,总会有些成效。”
        雨到入夜时分已经停了,依然有冷意隐隐渗透进帐子内,然而魏延看向他,眼睛里却有融化冰雪的深沉炽热:“延定不负丞相重托。”
诸葛亮也凝视着他,轻轻点了点头。他起身走到案前,拿起茶杯斟满,“那么亮就以茶代酒,祝将军早日凯旋归来!”
        他们并肩战斗了这么多年,有些话虽然从未宣之于口,但是两个人心里都明白——他们的生命已经彼此渗透,与对方交融,惟有相互扶持相互守护,才能一起跨过那艰辛坎坷的漫漫长路。这份多年积累、相知相伴的情谊,怎么可能是外人能够了解的…… 又怎么能让外人了解。
        魏延接过杯子,茶已不热,却尚带余温。他垂眸望着杯中起伏漂浮的茶叶嫩芽,微微笑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

        姜维走出大帐,但见夜色如墨,月光却甚是柔和,衬得远空中的漫天星辰也疏疏朗朗、明亮闪耀。
        此次魏军兵马来势汹汹,汉军大营内外皆严阵以待。丞相虽口中未提,却也为此夙夜忧心,这些姜维都看在眼里,于是只好加紧操练兵马,日夜不敢懈怠。然而此时夜深人静、月华如水之际,姜维忽尔想起家乡故土,不由得心头一酸,便索性信步向营后走去。军帐后面有一片不大不小的空地,宽敞干净,姜维正想寻一棵树干靠着坐下,却见树下正站着一个人,抱臂而立的背影在夜色中依稀眼熟。
        听到身后的动静,那人回过身来,只见他粗麻布衣,未着冠簪,正是铸剑师蒲元。此时的他并未佩戴面罩,凉薄如水的月光洒落在他面上,清晰地映照出男子如刀刻般英气的脸颊和高挺俊秀的鼻梁。他已不再年轻,但一双眼眸仍是炯炯有神。
        姜维看惯了他平日里佩戴眼罩的模样,还从未见过面具下面的真容,一时间有些怔然。两人视线相接,蒲元也是一怔,随即轻轻扬起了嘴角:“夜风甚好,——将军是来赏月的么?”
        忽然意识到这样紧盯着别人看是很不礼貌的事,姜维有些尴尬地微微侧过头,“原来是蒲先生啊,我……打扰了你么?”
        “怎么会,”蒲元摇头,略微迟疑了一下,问道:“将军可是有心事?”
        “没什么,只是想起家乡故地,一时心有所感。”姜维略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先生怎会在此?”
        “我此前赶制木牛流马,见其中尚有些纰漏,而此地宽敞无人,正适合调试模型。汉中军情紧急,这些天我看丞相为了军务国事忧心忡忡、日夜操劳,便想着尽快赶制完工,以免令他再为这些琐事挂心。”
        “……连先生都看出来了,维却未能替丞相分忧解难,委实惭愧。”姜维沉默片刻,忽道:“若蒙不弃,我闲暇时可过去帮忙——我虽不会做木牛流马,但尚有两膀力气,可做些粗重的活计。”
        蒲元闻言一怔,虽然他随军出征时日已久,但素来性情寡淡,一直待在工房里深居简出,除了诸葛亮以外,和其他将士都鲜少接触。只是在他刚来军营时,丞相曾令姜维对他多加关照,而姜维对铸剑之术倒也颇有兴趣,便时常向他询问,蒲元本身沉默寡言,但是却并不排斥这个爽朗豁达的小将军,对其所问均是详细解答。此时听他这般说,不禁有些忍俊不禁,他想了想,说道:“待木牛流马制成后,我会再铸一批军械兵刃,你若想要了解铸剑技法,到时不妨前去观摩。”
        姜维一怔:“先生愿意传授我铸剑之术?”
        蒲元却摇了摇头,“芸芸众生,皆循其道,而将军之道,却不在这里。”他目视姜维,缓缓说道:“将军年齿虽轻,胆识才干却远胜常人,日后必为栋梁之材。”
        “那么先生觉得,铸剑之道的意义又是何在?”
        “我的师父曾经说过,剑者,乃心之刃也。刀剑本身虽为凶器,却并无善恶之分,是非对错,皆只在持剑人心念之间。”蒲元淡淡一哂,目光悠然望向远方夜空,“即使久经磨难,亦不改初衷,——能坚持守护住你心中最想守护之物,那就是你自己的道。”
        三尺青锋,刃寒似水,刀剑本无情,只因被人持在手中,才有了守护的意义。而铸剑之道本就是生来与清冷孤寂为伴,否则便当不起这天下至寒的孤绝荣光。
        姜维沉默地凝视着他的侧颜,他觉得,有那么一瞬间,铸剑师的眼睛里有和夜空星辰一样闪亮的华彩。
        姜维隐隐约约明白了什么,又似乎不太明白。他只是隐约地想,也许,蒲元在年轻时也曾经历过一些令他痛彻心扉的失去,所以他才会格外执着于守护住现在想要守护的东西。而自己需要执着去守护的东西,又在哪里呢。
        他琢磨着蒲元的话,默默地沉思着,过了良久,当他再抬起头时发现,蒲元不知何时早已离去。

水浴清兰 离线
级别: 八卦百事通
UID: 2293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53
铜币: 4896 枚
威望: 50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9(时)
注册时间: 2020-03-17
最后登录: 2024-03-05
地板  发表于: 2021-08-14  


        子午道。
         “将军,”副官艰难地踩着满地泥泞从前面跑过来禀告:“前方道路被山洪损毁,马匹已无法通过,只能先令前部军士们修整清理。”他满脸水渍,军靴上也沾满了泥,甚是狼狈。
        曹真的军队从长安出发,进入子午道倒也顺畅,但未行两日便接连遭遇降雨,只得冒雨艰难行军三十余日,待降雨停止,但前方道路已被冲毁。
        此时雨势暂时停歇,曹真便下令众军士边修边走,他展开地图,眉头紧锁:此时距从长安发兵已过月余,而子午道却尚未走完一半,按照这个走势下去,纵然再过一个月也未必能够走完,而司马懿部和张郃部动向不明,不知是否也被大雨所阻。
       待终于修整清理完道路,众人加快速度前行,未行半日,士卒又赶来传报:“将军,前方栈道被雨水泡损,断裂严重。”
       “即刻修缮栈道,”曹真蹙眉看着地图上所标记的尚不足一半的行军路线,心头蓦然腾起一股无明业火,沉声喝道:“全力抢修,半个时辰内必须修好。我不信走不出这区区一条子午道!”
        众将士心下为难,却不敢反驳,只得奉命去了。刚赶修到一半,又有人禀报长安来的传令官到了,曹真一怔,心知是魏帝曹叡遣人过来传旨。此时距兵发长安已过月余,几路大军的情况都传回了长安,魏帝曹叡已得知曹真一路遇雨,便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华歆以“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非独克之功”上疏魏帝,王朗之子王肃亦上疏曰:“霖雨三十余日,山坂峻滑,粮道难继,实行军之大忌也。而贼寇以逸待劳,乃兵家之所惮也……”为由主张退兵,群臣大多附议。少府杨阜等人甚至建议魏帝“损膳减服”,以减少这场战争带来的损失和消耗。魏帝曹叡无奈,遂下旨召诸路军马返还。
        接到这道圣旨,曹真只觉心口闷窒难舒,仿佛一口气堵在那里,咽不下也吐不出,过了良久,方才闷闷问了一句:“其余几路大军,如何了?”
         “将军,司马大人溯东汉水行军,半途亦接连遭遇大雨。北路张郃将军在褒斜隘口被王平军以连弩所阻,战事失利。西路……”使官迟疑了一下,低声道:“……突然遭遇一支蜀军,粮草被焚,死伤颇甚……”
        曹真原本计划四路大军伐蜀,三路分从东、北夹攻,郭淮所率西路一支兵马顺西汉水而下,只待汉中之战一打响,就迅速进攻武都阴平二郡。此战即使不能灭蜀,也一定要夺回二郡、一雪前耻。奈何天不遂人愿,一出师就接二连三遇雨,在己方尚未与蜀军主力交锋的情况下,西路大军反被蜀军围剿以致败落……
        “……怎会如此!”曹真闻言惊怒交加,只觉胸腔内气血一阵翻腾,直冲得他头晕目眩,他定了定心神,大声喝问:“西路将帅统兵三万有余,怎会落败?”
        “这……”使官吞吐道:“下官也所知不详,只是听说郭淮将军率部进达南安之后不久突然发现了一支骑兵踪迹,此后就一直追踪着这支骑兵深入羌地,在一个叫作‘阳溪’之地中了疑兵的埋伏,敌军主力不知怎地、突然出现在我方背后……这才致使军资粮草被烧。”
        骑兵……疑兵之计?!曹真一凛,忽地心头恍然:此次大军压境,诸葛亮严阵以待,蜀汉武将尽出,就连李严也督部入驻汉中,却唯独看不见魏延踪影,魏延不在前线、又去了哪里?……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郭淮在羌中遭遇的那支骑兵便是魏延军,魏延可能在做了某些谋划埋伏后,分散一部分兵力给副将,故意把行踪暴露给了魏军将领,就在郭淮发现并试图歼灭这部分兵力,却久攻不克、士气疲敝时,预先埋伏的主力军队突然反包围杀出,一起夹击了郭淮、费曜大军……甚至魏延军很可能已经取得了羌人势力的支持和援助,否则,如果没有熟知地形地势的本地人帮助,蜀军疑兵没那么容易就牵制住了曹魏的三万大军……
       四道伐蜀本以为势在必得,却不料是这般结果。曹真仰天而叹,只觉自己空有一腔壮志报国,却不逢其时,心头悲愤难舒,郁结胸腔,他忽然猛力抽出佩刀狠狠地掼进旁边的树干上,叶片纷飞,余力所及,直震得树枝树梢不住地簌簌晃动。
       西路大军失利的消息令曹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此时他纵使万般遗恨,也只得遵从魏帝之命,在无限抑郁与失落的壮志难酬中下令罢兵。

——————

        军务繁琐,姜维这几日忙得不可开交,除了照例整顿军务、操练士卒,偶得了闲暇就往蒲元的工房里跑。这天整顿完军务早已过了午时,他随便吃了些东西,便走出帐外督促士卒训练。
        忽然有人来通报说是前线传来消息了,姜维一怔,心道前几日才从南郑传来王平军告捷的消息,今日不知又是怎样。当即令人带进营中,传信者走上前行了军礼,姜维便问起他所属何部麾下。
        士卒躬身道:“属下隶属丞相司马魏延将军麾下。——西线大捷,属下奉将军之令前来报捷。”
        姜维闻言又惊又喜:“战士伤亡如何,两位将军可安好?可须派兵前去接应?”
        那士卒见他不问战果,先问将士们的安危,心中感动,答道:“士卒伤亡不大,两位将军都无恙。我军西入羌中之后与郭淮、费曜兵马相遇,尔后在阳溪设伏大破敌军,切断其粮道及军需供给。郭淮败落后拢了残部仓皇撤走,我军缴获了大量马匹和军械后也已经整军回到武都,不几日便能返回汉中。”
        “好!”姜维大喜过望:“太好了,我即刻通报丞相。你长途跋涉,且先随侍从去后厨用饭。”
士卒道谢行礼,跟随侍从去了。
        姜维急忙赶去中军大营通传捷报。时值午后,他知道丞相此时应还在伏案批阅一应军中事务。
        进得帐中只见案上堆砌着成堆的竹简,诸葛亮以手支额,双目轻阖,靠在案上浅眠,手中兀自握着那支蘸了墨迹的湖笔,面前依旧是摊开竹简与未曾合上的地图。
        姜维放缓了脚步走到近前,轻轻拿起湖笔放到一旁,近日丞相为了前方战事殚精竭虑,每日早起晚睡,颇耗心力,难得看见他睡得这么安稳香甜,姜维生怕吵醒了他。
        他褪下外袍,正要给诸葛亮披在身上,忽然瞥见旁边一摞书简下露出的一角上似乎写有什么字迹。
        姜维挪开书简,只见上面墨迹未干,笔墨飘逸而不失苍逎,是丞相亲手所书的一行小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Fin.





后记


        1.无衣:
        题目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本篇里可以解释为同仇敌忾,也可引申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曹真伐蜀:
        曹真大军兵分四路,北路为曹真、张郃率军,东路为司马懿率军,西路为郭淮、费曜率军。
        据《三国志•魏书•曹真传》记载:“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馀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而《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欲攻汉中。丞相亮待之于城固赤阪,大雨道绝,真等皆还。是岁,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关于北路兵马,曹真传和后主传记载不符:前者记录是曹真走子午谷、张郃走斜谷,后者记录相反,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个人认为张郃早在先主时期就与马超、张飞等人在雍凉、汉中数度交兵,他应是较为熟悉关陇一代的地形地势,所以本篇采信的是曹真传的说法,张郃从斜谷出兵,曹真从子午谷出兵,司马懿从西城出兵,郭淮从武都出兵沿诸葛亮北伐道路反向进来。

        3.阳溪之战: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记载: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这场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不详,也有说曹魏兵力多过蜀汉一倍的说法,但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汉军的兵力少于魏军并以少胜多,因当时诸葛亮大军驻扎汉中,主力御敌,只能分给魏延少量的兵力,而在杨戏的《辅臣赞》吴壹的赞中,也对阳溪之战有“以弱制强,不陷危坠。”的记述。故而在本篇中设定为:郭淮魏军数量约3万,魏延汉军数量约2万。而“大破”这个词证明歼敌人数众多,结合魏延战后所得到的封赏(征西大将军、假节)预估五千以上。这场战争也让魏延在军中的声望达到巅峰。
        关于阳溪的具体位置,目前没有很确定的说法,据《三国志•蜀书•杨戏传》记载:“(吴壹)建兴八年,与魏延入南安界,破魏将费瑶,徙亭侯。”其位置是在陇西的某个羌人聚集地,大概位于雍州南安郡内。(曾经和钺桂讨论这个问题,钺桂也认为阳溪是在渭水以北南安境内,那条溪流的北面~)

        4.蒲元和姜维:
         蒲元是三国时期的铸造大师,在《艺文类聚》六十的《浦元传》中对他的铸造技法有一段神乎其技的描写:“君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
        《全三国文•卷六十二•蜀六》中记载:“元为丞相亮西曹掾。”虽然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任何关于蒲元的记载,但是从浦元传中一些吉光片羽的片段里仍然能了解到他生平的一些重要事迹,以及他刀剑铸造技术上的鬼斧神工。
        浦元传的作者传说是姜维,浦元虽是丞相府西曹掾,但他对蜀汉的主要贡献还是军械铸造(可能还有木牛流马、连弩等等的参与制作)等方面,对支持诸葛亮北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篇采信《浦元传》是姜维所著写的说法,所以在本篇中添加了一些浦元和姜维之间的交往描写。

        5.木牛流马:
        关于木牛流马的发明者主流观点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因木牛流马只有文字记载而图像失传,后世对其还原后的真实面目众说纷纭,《三国演义》里对于木牛流马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发明者是浦元,还是《全三国文•卷六十二•蜀六》,当中收录了浦元和诸葛亮之间的一封书信——《与丞相诸葛亮牒》:“元等辄率雅意,作一木牛,廉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如果这封文牒可信,那么木牛流马的原作者很可能是浦元,毕竟当事人之间往来的亲笔原始书信,比其他人撰写的史料更加保真。
        本篇采用了正史《三国志》的说法:诸葛亮是木牛流马的发明者,他绘制草图后交给浦元铸造。浦元在依图制造过程中,对木牛流马进行了二次改良。



文钺桂 离线
级别: 蚂蚁狐狸狼
UID: 22092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338
铜币: 13371 枚
威望: 1635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9-05-18
最后登录: 2024-04-14
4楼  发表于: 2021-08-15  
清兰深谙侧面描写和衬托之精髓,阳溪之战是重点主线,又用诸葛亮、蒲元、姜维等人的不同时地的经历以众星拱之。魏延“就像是一匹在荒凉的陇西战场上独自奔腾驰骋的孤狼”,战场是他的归宿,所有人皆了然于胸,但有谁与他同行呢?道是“与子同袍”了……QAQ
文钺桂 离线
级别: 蚂蚁狐狸狼
UID: 22092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338
铜币: 13371 枚
威望: 1635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9-05-18
最后登录: 2024-04-14
5楼  发表于: 2021-08-15  
P.S. 史料翔实的感觉真的好爽啊!!!
水浴清兰 离线
级别: 八卦百事通
UID: 2293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53
铜币: 4896 枚
威望: 50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9(时)
注册时间: 2020-03-17
最后登录: 2024-03-05
6楼  发表于: 2021-08-15  
回 4楼(文钺桂) 的帖子
抱住钺桂,当时为写这篇查资料时候一直确定不了阳溪大概位置,还是你帮我查了好久,多谢亲爱哒么么哒~
弱弱的说,侧面描写什么的只是因为我不会写重大的战争场面……XD
文钺桂 离线
级别: 蚂蚁狐狸狼
UID: 22092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338
铜币: 13371 枚
威望: 1635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9-05-18
最后登录: 2024-04-14
7楼  发表于: 2021-08-16  
回 6楼(水浴清兰) 的帖子
是啊,我帮你查了一些,但似乎,也没有查到阳溪啊!(跪地)
啊,我最近也是写战争场面无力!
明月如卿 离线
级别: 一问三不知
UID: 24877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44
铜币: 2198 枚
威望: 113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3(时)
注册时间: 2021-08-19
最后登录: 2021-10-05
8楼  发表于: 2021-08-21  
嗯,太太写文很用心呢,文笔没话说,而且2021年了还有人写文,感动。虽然作为历史渣,看这种偏正史向的文有点困难,但很吸引人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验证问题:
斯基瞒是谁?(提示两个字) 正确答案:曹操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