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精华区 银行 天赐良缘 阿瞒的黄金笼子 帮助 道具中心
主题 : 【猜测】“北上”还是“南下”?关于鲁肃面对刘晔和周瑜招揽时的想法和抉择
文钺桂 离线
级别: 蚂蚁狐狸狼
UID: 22092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338
铜币: 13371 枚
威望: 1635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9-05-18
最后登录: 2024-04-14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猜测】“北上”还是“南下”?关于鲁肃面对刘晔和周瑜招揽时的想法和抉择

就鲁肃传的记载来看,周瑜和鲁肃的交往记录更多。当然,史家记录总是滞后的,难免从后人的视角去记载——因为鲁肃最后加入了江东阵营,故他与周瑜的记载会多一些。但我们恰不可以因为刘晔和鲁肃的对话记载得少,而忽略了刘晔在鲁肃人生中的重要性和鲁肃对于二者理智的抉择。
“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这一段话乃是指囷相赠后,周瑜鲁肃二人交好的表现。在扬州,当鲁肃面对袁术无道的统治时,选择离开袁术。南到居巢就瑜的“就”字,可以翻译为“靠近,接近”。
我曾在《肃肃风引》后记里写道,我认为《三国志·鲁肃传》和《刘晔传》记载相悖。当时我的想法是:《鲁肃传》刘晔让鲁肃“还迎老母”,不要滞留在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这段记载看起来似乎像是拉着鲁肃,两个人一起投奔郑宝一样。然而,《刘晔传》又记载刘晔不喜郑宝跋扈,郑宝逼迫他做事,刘晔不愿意,最后甚至斩杀郑宝。现在看来,二者并非相悖,史料没有交代时间先后顺序,看起来像是刘晔要怂恿鲁肃去投奔郑宝,刘晔好像有两种矛盾的想法似的。好在我当时写作的时候,只是按照鲁肃传这边的记载来模糊处理了(以至没有出大错)。现在重新细读,又发现许多值得揣摩的地方。刘晔绝对不是有两种想法,他这么清高、有胆识、有谋略的一个人,绝对不可能与郑宝这种轻率狭窄的人为伍的。因此,要了解鲁肃的想法,应该先了解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刘晔为什么要跟鲁肃说“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仔细地看了好几遍,完全不是让鲁肃投奔郑宝的意思。而是:当今天下豪杰并起,您的才干很适合当前(天下豪杰并起的)形势,您应赶快接回老母亲,不要滞留在东城。近来有个叫郑宝的人,在巢湖附近拥有一万多人马,土地肥沃,庐江的人大多去依附他,更何况我们呢?(我们可以)观察他的形势,还可以聚集人才,机不可失,您尽快去吧!
刘晔是让鲁肃跟他一起干,刘晔自己虽为刘氏宗亲,但他不想亲自拥兵(性格问题,看刘晔的传记就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很内敛的人,但遇到坏人,能果断除掉)。他觉得鲁肃是一个可以拥兵成为大将军的人,所以才说“吾子姿才,尤宜今日”(“吾子”是古人对对方的敬称,“姿才”是天资、禀赋的意思)。这里目前还看不出刘晔想要让鲁肃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的想法,但至少,刘晔想让鲁肃成为一个大将军,积累一定数量的人马,然后两人一起干出大事。
其实刘晔和鲁肃所居住的扬州,是一块宝地。资源非常丰厚,而相对中原地区,又是一片净土。他们要北上投奔中原地区的政权,在地理上远比往南渡江要来得容易。并且文化上也与中原地区十分相近,我以前就隐隐约约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觉得鲁肃一开始应该是去投奔曹操的。但因为我读书不仔细,并没有进行大胆揣摩。鲁肃传里的用词比较暧昧:“欲北行。”这个“北行”是与“南到居巢”和“东渡”相对的。在这个语境下,我们不能完全确定“北”代表的就是曹操,也许是其他的老板。但鲁肃与刘晔的第一选择绝不是更偏僻的东南方向。
于是此处有一说,“投奔更好的老板”,是《对鲁肃四次选择主公的分析》一文的观点:
鲁肃和刘晔究竟为什么要投奔郑宝?看好郑宝能崛起,打败刘勋、孙策、曹操不成?
当然不可能。刘晔、鲁肃其实是想影响郑宝,把郑宝的军队当作投靠曹操的本钱,以换取被重用和更高的官职地位。
投奔是有讲究的,以曹操势力为例,像李典、李通这种带着军队入股的一加入就是高起点,而像于禁、乐进这种没资源的就只能一刀一枪地用功绩累积。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带着资源进公司的员工待遇能和没资源的一样吗?
……
于是带着军队先加入刘勋势力,跟着刘勋稳稳当当地投靠曹操。
由此可见,鲁肃当初之所以答应刘晔加入郑宝队伍,原因和刘晔一样真正想加入的是曹操(《对鲁肃四次选择主公的分析》白话三国正史)。

不得不说,这个观点可谓很好地补充了一般的猜测。在“鲁肃和刘晔联手可能投奔曹操”的基础上,加上了刘晔二人的精打细算。刘晔也是一个“狠”人,少年时期能把父亲身边的仆人解决掉,过了而立之年又能直接杀掉一个军阀头目,得到他手底下的人。如果用阴谋论来理解的话,不妨大胆猜测:刘晔本打算和鲁肃干一票大的(也就是杀掉郑宝,要他手底下的人,委以一个有能力的人带兵,用这个资本去投靠曹操),结果鲁肃半路被周瑜截胡,拉到江东去了,刘晔只好自己干了。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么便是第二个问题了——鲁肃最后没有跟着刘晔,而选择了江东,也就是没有选择“北上”而选择了“南下”,他的心里有没有权衡利弊的考虑?
不得不说,遵照中国的历史地理阈限,“北上”亦或是“南下”,都有着不小的政治含义。更何况语言的表达,本身是具有符号意义的。“北”或“南”在当时就代表了一系列政治隐喻。这与当时政治的重心落在何处有着密切的关系。政治中心会影响一时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历史的进程。东汉末年,军阀林立的原因,也包括东汉政权在其国土南北发展不平衡。在地理上,淮河、长江对于政治的分隔作用亦不容小觑。不稳定的中央政权、割裂的地理环境让地方割据日益壮大,并改变了当时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政治格局。
在当时,扬州附近的士人,心理上还是更加倾向于中原地区的政权和文化的一致性的。毕竟扬州和中原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地理上的阻隔,只不过是路途稍微有些遥远罢了。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末年扬州的士人,大部分还是归顺于中原地区的政权的,像鲁肃、周瑜这样的选择,反而是极少数。毕竟,要背井离乡去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面临当地士人的排挤,面对不同的风俗习惯甚至语言,如果没有伯乐赏识,那么日子都会是很难过的。没有哪个士人愿意承受这样的风险。
见过一个很好的比喻,有道是曹操“奉天子令”,曹操这边代表的是“国家公务员”的地位,哪怕乱世之中的政府有点乱套,丧失了一定的公信力,但至少是有一个能人能掌管大权——那便是曹操。他是除了外戚和宦官之外的一个新兴势力,拥有着绝对的军事实力和魄力,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能给予士人们中兴朝廷的信心。当然,严格来说曹操也是宦官之后,这点不在这里多做讨论。既是“国家公务员”,那么地位和待遇肯定比私企员工好不少。著名的私企自然是江东的孙家,就连后来发迹的刘备,也得往“帝室之胄”的名头上靠,才能获得更多士人的信赖。
周瑜和鲁肃的身份都算士人的范畴,然而,周瑜和鲁肃的情况又稍许不同。周瑜很早就被孙家猫上了,因为他是庐江当地的豪门望族,祖上也做过洛阳令。可以说孙家这一步棋走的真是妙,先把周家的人脉拉近,在淮泗的事情,就会好办很多。孙家人是周瑜的伯乐,周瑜年纪轻轻,就已有了努力的方向。而鲁肃,家世可能没有周瑜这么显赫,但他又是极有钱的,他倚靠散尽财富和高强的武功,在东城当地获得了巨大的威望。鲁肃不算完全意义上的士人/学者,他的发迹靠着武功和财富(当然,他也很爱读书,能属文)。而当时士人的发迹,一定是靠着优渥的家境、钻研经书,以及为主出谋划策的功业来显赫的。鲁肃不算做完全的士人,那么他北上的政治考量就比较容易松动,而不像其他的士人那样坚决。周瑜这么有眼光的人,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这就是鲁肃和别人不同的地方,他也就是最有可能撬动到江东的一个人。
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已经说腻了的,鲁肃和周瑜就是天生“反骨”,对于当下这个朝廷已经失望,他们迫切地想建立一方新天地。也许鲁肃在遇见周瑜之前,这种想法还比较少,然而,天性如此,只差一个引路人,哈哈哈。要不然周瑜怎么说“我掐指一算,下一个皇帝在东南方”,鲁肃就过江了呢。
再有便是母亲已经被周瑜牢牢抓在手里,鲁肃是不算传统的士人,可是人家也是熟读儒家经典的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再说了,这会儿祖母才刚刚去世,也许亲人是最能打动鲁肃的心的条件。被接到江东后的生活,一定比在东城好了不少,毕竟江东在那个时候还算是一片净土,而江北已经一片乌烟瘴气……就算是为了家庭生活,也得找个更好的地方安身。再者说,鲁肃早已迁了当地百姓几百人过江,说明他内心对江东的和平是向往和认可的。他离开袁术,就是觉得江北的政治环境已经很差,政治环境影响到百姓的生活。这是从生计上来说的。
另外,丧服制度也是可以解释鲁肃在周瑜刘晔二者之间犹豫的一个原因。已知鲁肃把百姓迁到江东去的时候,还把自己的家移居到了曲阿(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在长江以南),这时就去见过孙策:“肃渡江往见策,策亦雅奇之。”此时袁术已经“目无纲纪”,推测大概是建安元年左右。这时候,不排除鲁肃已经有想要投靠孙策的可能性。
然而,变故纵生。鲁肃的祖母这时候去世了,鲁肃不得不将祖母安葬在老家东城,并为其守孝。鲁肃的父亲早亡,是祖母和母亲带大,所以鲁肃极有可能为祖母的去世服斩衰(当然,如果鲁肃的父亲是嫡长子,按照礼制,鲁肃本就应该服斩衰。正常人亡故,丧事由自己的嫡长子主持操办,但是嫡长子先亡,则丧事由嫡长子的嫡长子,即嫡长孙主办,这个嫡长孙就叫承重孙)。斩衰的服丧期是二十七个月左右,建安元年鲁肃由江东渡江回来,加上前前后后的路途时间,也得三年之久。
因为丧服制度的存在,许多本来在当官的士人不得不离开任上,回到故乡守孝。我大胆猜测一下,鲁肃这个情况也是同样——孙策本来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位置等着他走马上任,结果为祖母守孝的丧期打断了在江东的“仕途”。守孝期满,已经过了四五年,江东又恰好在孙策去世、孙权接任的动荡时期,鲁肃面对这个情况,他犹豫了。
所以当刘晔问他要不要一起干一票大的时候,鲁肃留在东城踌躇不决,既没有北上与刘晔汇合,也没有南下与周瑜见面。他的心在动摇,原本在江东给他留的位置也让他有所纠结。这也就是为什么周瑜在末尾的时候还要说一句“你不要把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
周瑜是一个称职的“伯乐”,他知道人才要流失了还得追回来,于是就有了最经典的那段对话:君亦择臣,臣亦择君;以及天命在东南等等。
“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承運代劉氏者,必興于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天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吾方達此,足下不須以子揚之言介意也。”
有时候就很看缘分,周瑜和鲁肃就是比较有缘分。周瑜的说服让鲁肃信服,最终还是选择了江东。
鲁肃的选择,是在历史的交叉口做出的选择,不光决定了他一个人的命运。“南下”一定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及一些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放弃了“国家公务员”而选择“私企”,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有胆识、有魄力的决定。也许从这一步开始,他的人生书写将会大不一样。
直到现在,“北”亦或“南”依旧是一股二元张力,在现代年轻人的脑海里有着无尽的纠结与抉择。孰北孰南,这是我们的历史传统。除非沧海桑田,改变地理人文环境,这个二元结构才会消解。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验证问题:
你们是来打仗的是还是来什么的?(提示两个字) 正确答案:调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