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精华区 银行 天赐良缘 阿瞒的黄金笼子 帮助 道具中心
主题 : 【考据】于是来挖一下两位荀令(23L更新钟繇与二荀)
凛之夜矢 离线
级别: 三国日报撰稿人
UID: 1494
精华: 0
配偶: 那啥
发帖: 236
铜币: 14118 枚
威望: 920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4 个
在线时间: 188(时)
注册时间: 2010-09-22
最后登录: 2015-02-08
10楼  发表于: 2012-01-14  
终于又有人加入攸彧的阵营了,挥动小旗,吾人的攸彧简直要成为吾人的第一本命了,钟荀也是萌点啊,吾人的计划中貌似有写钟攸彧的……可是,对手指,坑太多了涅……
楼主留言:
攸彧真是我第一本命~姑娘写的文很美~请加油。默默想看钟攸彧=v=这三个关系可好~
贞遭羔 离线
级别: 一问三不知
UID: 879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7
铜币: 213 枚
威望: 142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6 个
在线时间: 67(时)
注册时间: 2011-10-29
最后登录: 2020-06-13
11楼  发表于: 2012-01-19  


建安元年到建安十年
其实这篇东西的中心思想是文若不苦逼,文若其实不拘小节爱八卦爱调戏别人(才不是),然后文若很霸气很腹黑。咳,然后真是各种YY吐槽了...


建安元年
《曹操传》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
【文若貌似劝阿瞒迎天子不止一次】

6月左右 《后汉书 荀悦传》悦乃托疾隐居,时人莫之识,虽从弟彧特称敬焉。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迁黄门侍郎。性沉静,美姿容,尤好著述。献帝颇好文学,悦与彧及少府孔融侍讲禁中,旦夕谈论。
【六月阿瞒当镇东将军,后来迎了天子就当大将军,给了袁绍以后好像是车骑将军,这件事大概是这段时间吧…
荀悦就是陈群说的仲豫,荀家的美貌基因呐,性沉静也好美…写了申鉴、汉纪等书,创立了断代编年的体裁,对编年史体有重大贡献,荀家的基因是有多厉害…
献帝是个喜欢读书的好孩子恩,旦夕谈论什么的,文若对献帝的期望不低吧…】

7月 彧劝太祖曰:“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东伐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能远赴关右,然犹分遣将帅,蒙险通使,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车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旧而增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必不能为累,明矣。韩暹、杨奉其敢为害!若不时定,四方生心,后虽虑之,无及。”
【第二次劝阿瞒迎天子,继续长…继续搬出高祖说事…“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看着有点唏嘘…】

9月 太祖遂至洛阳,奉迎天子都许。天子拜太祖大将军,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
【侍中 为天子应对顾问,秩比二千石
守好像是兼任的意思…
尚书令 尚书台长官,总典纲纪,无所不统,职位极重。当时太尉和司空都被罢,文若权力极大。】

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
【皆与筹焉什么的,阿瞒跑到哪都跟文若写信…注意是代卿为我谋,文若当了尚书令不能拉着到处跑,阿瞒压力大了?觉得文若在战术上献了不少奇谋。
推荐了小攸和元常XD~】

 ㈠典略曰:彧折节下士,坐不累席。其在台阁,不以私欲挠意。彧有群从一人,才行实薄,或谓彧:“以君当事,不可不以某为议郎邪?”彧笑曰:“官者所以表才也,若如来言,众人其谓我何邪!”其持心平正皆类此。
【本来我想说,这个人其实是在调戏令君吧orz…后来看了一下贴吧里的翻译,我应该是理解错了....
不过文若的反应也很…不是严肃脸,而是笑了,笑了“众人其谓我何邪!”一边笑一边这么说,文若其实是个腹黑吧…真心文若应该也是个美姿颜、好笑语的人吧(其实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也无违和…所以我爱的都是一类嘛||)】


《任峻传》 魏武故事:后大军粮乏,得东阿以继,祗之功也。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当兴立屯田,时议者皆言当计牛输谷,佃科以定。施行后,祗白以为僦牛输谷,大收不增谷,有水旱灾除,大不便。反覆来说,孤犹以为当如故,大收不可复改易。祗犹执之,孤不知所从,使与荀令君议之。时故军祭酒侯声云:‘科取官牛,为官田计。如祗议,於官便,於客不便。’声怀此云云,以疑令君。祗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
《曹操传》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
【尚书令的繁忙生活,刚迎天子就要商议屯田。据《曹操集》阿瞒建安六年写这篇东西,其中阿瞒开始称文若荀令君。】


《许靖传》陈国袁徽以寄寓交州,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许文休英才伟士,智略足以计事。自流宕已来,与群士相随,每有患急,常先人后己,与九族中外同其饥寒。其纪纲同类,仁恕恻隐,皆有效事,不能复一二陈之耳。”钜鹿张翔衔王命使交部,乘势募靖,欲与誓要,靖拒而不许。
《士燮传》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於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埸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刘放传》㈠资别传:尚书令荀彧见资,叹曰:“北州承丧乱已久,谓其贤智零落,今日乃复见孙计君乎!”表留以为尚书郎。辞以家难,得还河东。
【这些真的没办法考据年份,暂且放这…那位袁徽自己不当官却一直向文若推荐人。从侧面可以看出文若爱才善用人,其实文若大部分记录都是推荐人之类的。(文若你真可以自开后宫的)】


《后汉书 何颙传》及彧为尚书令,遣人西迎叔父爽,并致颙尸,而葬之爽之頉傍。
【在集解里有好长一段关于荀爽是否参与策划刺董的,甚至有人说是文若为了提高荀爽的名声而编造荀爽参加谋划,这个我觉得比较扯,还是后面说公达的时候再详细说吧…】

建安二年
《满宠传》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属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掠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其实这就是一场冤案…杨彪是杨修他爹,原太尉,还是原尚书令…被阿瞒陷害他和袁术共谋,被下狱。
但好微妙啊,阿瞒这样做不臣之心也太明显,那文若到底是怎么想的…虽然也不觉得文若就是单纯的汉臣就是了…】


二年~三年
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天下畏其强。太祖方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绣败太祖军於宛。绍益骄,与太祖书,其辞悖慢。太祖大怒,出入动静变於常,众皆谓以失利於张绣故也。锺繇以问彧,彧曰:“公之聪明,必不追咎往事,殆有他虑。”则见太祖问之,太祖乃以绍书示彧,曰:“今将讨不义,而力不敌,何如?”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太祖悦。彧曰:“不先取吕布,河北亦未易图也。”太祖曰:“然。吾所惑者,又恐绍侵扰关中,乱羌、胡,南诱蜀汉,是我独以兗、豫抗天下六分之五也。为将奈何?”彧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相持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锺繇可属以西事。则公无忧矣。”
【四胜四败,从时间上看比奉孝十胜十败早(?看到别人考据越发不确定…)。后来贾诩在官渡也说过四胜四败,我觉得说的话挺像的。】


建安三年
先是,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郭嘉传》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 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年份看了一下别人的考据以后越发不确定了/_\…暂且放这……】


5月 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
7月 公还许。荀彧问公:“前以策贼必破,何也?”公曰:“虏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
【军国事皆与彧筹焉…这哪里是筹啊,分明在得瑟好吗…
“我想到了绝妙的解决方法,可是这里位置太小了,我无法把它写下来。”(费马乱入)。辛辛苦苦把信送回去结果信里只有这么一句话,送信的人会哭的啊…
而且后来又被贾诩打回去了啊,得瑟甚啊……
那条计我猜是小攸想的…
写信和文若问起相隔至少两个月,文若你记忆力是有多好…(要么就是文若给个机会阿瞒得瑟,要么文若爱八卦(误))】


11月左右 三年,太祖既破张绣,东禽吕布,定徐州,遂与袁绍相拒。孔融谓彧曰:“绍地广兵强;田丰、许攸,智计之士也,为之谋;审配、逢纪,尽忠之臣也,任其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统其兵:殆难克乎!”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文若再次神预言,距离官渡还有两年啊…而且之前在袁绍那只呆了几个月,就能看出那边的内部矛盾…文若看人也太准。】



建安四年
《卫觊传》时四方大有还民,关中诸将多引为部曲,觊书与荀彧曰:“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一旦变动,必有后忧。夫盐,国之大宝也,自乱来散放,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巿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彧以白太祖。太祖从之,始遣谒者仆射监盐官,司隶校尉治弘农。
【继续尚书令的忙碌生活……盐的重要性。后来基本上都是有事告诉文若,文若告诉阿瞒,阿瞒从之…这样的了…】



《晋书 刑法志》 及魏武帝匡辅汉室,尚书令荀彧博访百官,复欲申之,而少府孔融议以为......
【孔融说了一大段话,就不放了。
肉刑议是个争论了很久的问题,涉及很多事,以我的智商说不清楚,建议大家去搜一下(典型不负责任)…(有篇《曹魏复肉刑之论的考辩》很详细)】



建安五年


《赵俨传》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惟阳安郡不动。乃书与荀彧曰:“今阳安郡当送绵绢,道路艰阻,必致寇害。百姓困穷,邻城并叛,易用倾荡,乃一方安危之机也。且此郡人执守忠节,在险不贰。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善为国者,藏之於民。以为国家宜垂慰抚,所敛绵绢,皆俾还之。”彧报曰:“辄白曹公,公文下郡,绵绢悉以还民。”上下欢喜,郡内遂安。
【还是尚书令的忙碌生活。有事就找令君。】


8月 《曹操传》 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
【有事就写信给令君。其实阿瞒是有事没事都写信给文若…所以“军国事皆与彧筹焉”不是盖的…】



建安六年
9月后 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而背兗、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太祖复次于河上。绍病死。太祖渡河,击绍子谭、尚,而高幹、郭援侵略河东,关右震动,锺繇帅马腾等击破之。【劝先不打刘表。估计在刘备奔刘表后。
后来八年时奉孝劝阿瞒装要打刘表的样子,等袁谭和袁尚打起来,结果真打起来了,小攸就劝阿瞒接受袁谭降,然后又跑回去打袁尚…
其实钟繇做了很多事,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好酱油/_\,因为名字太难写么…我觉得文若和小攸让人觉得酱油也是因为名字(y音的诅咒啊)…】



建安八年
是时征役草创,制度多所兴复,彧尝言于太祖曰:“昔舜分命禹、稷、契、皋陶以揆庶绩,教化征伐,并时而用。及高祖之初,金革方殷,犹举民能善教训者,叔孙通习礼仪於戎旅之间,世祖有投戈讲艺、息马论道之事,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今公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使干戈戢睦,大道流行,国难方弭,六礼俱治,此姬旦宰周之所以速平也。既立德立功,而又兼立言,诚仲尼述作之意;显制度於当时,扬名於后世,岂不盛哉!若须武事毕而后制作,以稽治化,於事未敏。宜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彧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
《曹操传》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文若说的这段话大概是讲这个吧…】


太祖录彧前后功,表封彧为万岁亭侯。 
别传载太祖表曰:“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典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彧固辞无野战之劳,不通太祖表。太祖与彧书曰:“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愿君勿让。”彧乃受。
【粗略看了一下曹操集,发现这篇东西在曹老大写的东西里算长的了。(奉孝的表也很长咳)
《后汉纪》里的曹老大的说法是“守尚书令荀彧,自在臣营,参同计画,周旋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谋, 悉皆共决。及彧在台,常私书往来,大 小同策,诗美腹心,传贵庙胜,勋业之定,彧之功也。而臣前后独荷异宠,心 所不定。彧与臣事通功并,宜进封赏, 以劝后进者。”(后汉纪一开始写的还是“常思书往来”,什么思书啊自重,就算是私书也不对吧,怎么也是公书啊…)
关于万岁亭侯,虽然听起来挺那啥,不过不用想那么多(虽然我还是觉得曹老大是有私心的||),万岁亭在河南。】



【又来乱吐槽了我自重】
《杜畿传》荀彧进之太祖,㈡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㈡傅子曰:畿自荆州还,后至许,见侍中耿纪,语终夜。尚书令荀彧与纪比屋,夜闻畿言,异之,旦遣人谓纪曰:“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位?”既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遂进畿於朝。
【咳咳,我想吐槽这个很久了。那两位是聊天聊得多开心啊连旁边屋子都听到。文若你也不睡就在听别人聊天。那其实叫偷听好吗!文若你其实真爱八卦是吗?!
然后注意,文若“旦”就去找人了好迅猛!还是“遣人”,想想耿纪什么都没干突然间上司突然派个人过来莫名其妙地就说一句“何以居位”,吓都吓死了有没有。然后惴惴不安地过去看到微笑的令君,人家其实在偷听什么的就不在意啦(咦?。先吓一下别人,再用温柔政策,文若真腹黑吧=v=)
再说说耿纪,他在建安二十三年不爽阿瞒然后谋反,被杀。/_\…】


《刘劭传》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卻会。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善其言。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
【这个没办法考据在什么时候,说是建安中就放在这了…
嘛献帝那个悲剧的娃在位的时候各种异象,就文若当尚书令期间日食有5次…都见惯不怪了吧…
然后这件事被人说是用人之失(“胜人之一失也”,胜好像有用的意思==语文太差orz),不合礼仪什么的。感觉文若对礼数什么的其实不是太在意…】


建安九年
9月后 九年,太祖拔鄴,领冀州牧。或说太祖“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太祖将从之,彧言曰:“若是,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前日公破袁尚,禽审配,海内震骇,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众也;今使分属冀州,将皆动心。且人多说关右诸将以闭关之计;今闻此,以为必以次见夺。一旦生变,虽有(善守)〔守善〕者,转相胁为非,则袁尚得宽其死,而袁谭怀贰,刘表遂保江、汉之间,天下未易图也。原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太祖遂寝九州议。
《后汉书》操报曰:“微足下之相难,所失多矣。”
【九州议这个有人说是阿瞒和文若分歧的表现,呃,我觉得文若还是在替阿瞒着想的。虽然阿瞒可能老来渣的时候不那么想。
建安十八年,曹操复九州议。】


建安十年
彧兄衍以监军校尉守鄴,都督河北事。太祖之征袁尚也,高幹密遣兵谋袭鄴,衍逆觉,尽诛之,以功封列侯。
衍字休若,彧第三兄。
【荀家太威武…】


《杜畿传》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幹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徵,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幹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四邻多变,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於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㈠傅子曰:彧称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可试之。
【又是杜畿=w=不过杜畿真的厉害,“杜畿到任后,平定叛乱,广施仁政,在位16年,政绩获誉天下第一。”(by百度百科)其实杜畿好像是比较“品行不端”的人,后文说他简傲少文…】


《仲长统传》大司农常林与统共在上党,为臣道统性倜傥,敢直言,不矜小节,每列郡命召,辄称疾不就。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汉帝在许,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闻统名,启召以为尚书。
【文若唯才是用的用人方针,(咦?)其实我觉得文若推荐人的方式影响挺大的,无论唯才是用还是九品中正制感觉都是因为文若一直都那么做。虽然有好有不好,后期士族力量太大导致朝政不稳各种动乱…
还是觉得文若挺不拘小节的,这样狂的人都召来用,奉孝不治行检感觉不算什么啦...
(“领典枢机,好士爱奇”想想就觉得好帅气!特别是“好士爱奇”什么的,=v=)】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崔文 威望 +5 2012-01-22 这就是真爱啊!
崔文 铜币 +15 2012-01-22 这就是真爱啊!
隐藏评分记录
贞遭羔 离线
级别: 一问三不知
UID: 879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7
铜币: 213 枚
威望: 142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6 个
在线时间: 67(时)
注册时间: 2011-10-29
最后登录: 2020-06-13
12楼  发表于: 2012-01-21  


建安十二年

   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后称安阳公主。彧及攸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十二年,复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

《荀攸传》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㈡彧别传曰:太祖又表曰:“昔袁绍侵入郊甸,战於官渡。时兵少粮尽,图欲还许,书与彧议,彧不听臣。建宜住之便,恢进讨之规,更起臣心,易其愚虑,遂摧大逆,覆取其众。此彧睹胜败之机,略不世出也。及绍破败,臣粮亦尽,以为河北未易图也,欲南讨刘表。彧复止臣,陈其得失,臣用反旆,遂吞凶族,克平四州。向使臣退於官渡,绍必鼓行而前,有倾覆之形,无克捷之势。后若南征,委弃兗、豫,利既难要,将失本据。彧之二策,以亡为存,以祸致福,谋殊功异,臣所不及也。是以先帝贵指纵之功,薄搏获之赏;古人尚帷幄之规,下攻拔之捷。前所赏录,未副彧巍巍之勋,乞重平议,畴其户邑。”彧深辞让,太祖报之曰:“君之策谋,非但所表二事。前后谦冲,欲慕鲁连先生乎?此圣人达节者所不贵也。昔介子推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密谋安众,光显於孤者以百数乎!以二事相还而复辞之,何取谦亮之多邪!”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 

《后汉书》又欲授以正司,彧使荀攸深自陈让,至于十数,乃止。

建安十三年 汉罢三公

【曹老大你到底有多少孩子啊…

节俭的文若和小攸=v=

然后后汉书里正司的说法,不明白…集解中一种解释是说“彧先守尚书令,今欲正除也。”所以“守”是什么意思啊。好像是兼任,那要“正除”什么?不懂…另一种说文若是尚书令,位在九卿之下,不能马上表为三公,所以要先这样。应该是这样吧。
关于汉罢三公,和仲长统有关,仲长统表示三公很废...其实我不是太清楚,求指教】 



     《邴原传》原别传 谒讫而出,军中士大夫诣原者数百人。太祖怪而问之,时荀文若在坐,对曰:“独可省问邴原耳!”太祖曰:“此君名重,乃亦倾士大夫心?”文若曰:“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公宜尽礼以待之。”太祖曰:“固孤之宿心也。”自是之后,见敬益重。

【令君推荐的人要好好对待…
曹老大自柳城还途中…文若不知为何跑去了昌国,昌国在山东,文若跑了好远…大概去劳军?所以后来从征孙权也没人觉得不妥,然后也就没人拦了么。
其实我在意的是奉孝还活着么,奉孝病的时候文若在身边?这样后面那两封信就说得通了…】


《郭嘉传》傅子曰: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又与彧书曰:“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则不生还’。然与共论计,云当先定荆。此为不但见计之忠厚,必欲立功分,弃命定。事人心乃尔,何得使人忘之!”
【追忆奉孝…
我觉得郭嘉和文若小攸关系应该挺好的。有人说曹老大写这些信是为了让文若通过追赠奉孝的表,但是第一封里已经提到通过了,所以应该是文若和奉孝关系不错,所以曹老大才写那么多一起追忆吧。】



建安十三年

《杜袭传》司隶锺繇表拜议郎参军事。荀彧又荐袭,太祖以为丞相军祭酒。
【又…就是说之前推荐过么…颍川人。】


《华佗传》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有记录下来的阿瞒唯一一次没有听文若的话…其实真不清楚华佗什么时候死的,应该在仓舒病之前。】



7月      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
【我看过有说这是文若坑曹老大的==这种说法也脑补太多…】


《曹丕传》典论: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鷪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
【有很多人考据过是这一次南征啦。如果是建安十七年那次也太苦逼,像子桓这么多愁善感的人不会没心没肺地这么写的。(曹二暗恋文若!=v=(喂!)文若一笑让曹二心心念念那么久还要写出来得瑟简直一片痴心啊(你够)曹二也爱熏香啊。后来还是在曲蠡受帝位来着,话说真为什么会在那…)

说真的我羡慕妒忌啊,文若笑了,还拍手说好。(文若你在调戏小孩吗喂,还有我真的严肃思考文若是不是爱八卦(揍))】



9月        《刘表传》傅子:荆州平,太祖与荀彧书曰:“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信差…真是个苦逼的活…】



12月后     《田畴传》从征荆州还,太祖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曰:“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於是乃复以前爵封畴。畴上疏陈诚,以死自誓。太祖不听,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有司劾畴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太祖重其事,依违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畴同於子文辞禄,申胥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锺繇亦以为可听。

魏书载荀彧议,以为“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期于为善而已。故匹夫守志,圣人各因而成之”。锺繇以为“原思辞粟,仲尼不与,子路拒牛,谓之止善,虽可以激清励浊,犹不足多也。畴虽不合大义,有益推让之风,宜如世子议。”
【这件事也很微妙啊,虽然数四表示多次,但估计还是没有文若让三公多,不知道文若那时有没有被弹劾…然后阿瞒弄到那么隆重,还要叫那么多人来讨论…文若平时在许都叫了过来,总觉得有种提醒的意思(想太多?)…】




建安十六年

《卫觊传》是时关西诸将,外虽怀附,内未可信。司隶校尉锺繇求以三千兵入关,外讬讨张鲁,内以胁取质任。太祖使荀彧问觊,觊以为“西方诸将,皆竖夫屈起,无雄天下意,苟安乐目前而已。今国家厚加爵号,得其所志,非有大故,不忧为变也。宜为后图。若以兵入关中,当讨张鲁,鲁在深山,道径不通,彼必疑之;一相惊动,地险众强,殆难为虑!”彧以觊议呈太祖。太祖初善之,而以繇自典其任,遂从繇议。兵始进而关右大叛,太祖自亲征,仅乃平之,死者万计。太祖悔不从觊议,由是益重觊。 

【又是尚书令的忙碌生活。传来传去效率低下啊…】





建安十七年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董昭传》㈠献帝春秋曰:昭与列侯诸将议,以丞相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书与荀彧曰:“昔周旦、吕望,当姬氏之盛,因二圣之业,辅翼成王之幼,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末世田单,驱强齐之众,报弱燕之怨,收城七十,迎复襄王;襄王加赏于单,使东有掖邑之封,西有菑上之虞。前世录功,浓厚如此。今曹公遭海内倾覆,宗庙焚灭,躬擐甲胄,周旋征伐,栉风沐雨,且三十年,芟夷群凶,为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刘氏奉祀。方之曩者数公,若太山之与丘垤,岂同日而论乎?今徒与列将功臣,并侯一县,此岂天下所望哉!”
【不想说什么/_\…】





10月        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后汉书》请留荀彧表:“臣闻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 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谋而鲜过者也。臣今当济江,奉辞伐罪,宜有大使肃将王命。文武并用,自古有之。 使持节侍中守尚书令万岁亭侯彧,国之重臣,德洽华夏,既停军所次,便宜与臣俱进,宣示国命,威怀丑虏。军礼尚速,不及先请,臣辄留彧,依以为重。 ”

【谯 安徽毫县

濡须 安徽巢县

寿春 安徽寿县

光禄大夫 无定职顾问,参制度法令谋划制度

关于文若的死有很多种观点…

其实文若是单纯病死的也有可能…不过这样的话曹老大什么都没说就很诡异了

呃,如果是非正常死亡,我觉得文若并不完全是因为汉室什么的…虽然最后文若应该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但我觉得无论汉还是魏文若都割舍不了(如果完全是因为曹老大无事汉之心的话,那么两人矛盾可以从曹老大自封三公开始了),还有也不想世道再乱下去,文若最终才会选择这种对谁都好的方式去了结。

说真的,以文若的权力和影响力,要坑曹老大是很简单的。且不论其他,如果当时文若死在许估计就能引起不少舆论了吧…不然像自己儿子轻轻松松亡魏乱晋还能善终(亡魏乱晋出自集解,有句话看得人特蛋疼。真心不是嘲讽荀顗…自己老爹这样了性格比较什么也是正常的…而且是不是就是因为老爹这样所以才…荀顗是出名的孝子来着。话说我真不觉得荀顗有干什么那么坏的事…)而文若选择到寿春才…虽然也有流言但几乎没什么大影响,家族的人还是被重用(也可以说是曹老大和曹二念旧,但如果真的闹得很僵的话不可能还敢用的),我觉得文若是深思熟虑过的。不是文若不能去做些什么而是不想去做吧…

其实我不认为曹老大就真想杀文若,可能只是想警告而已?其实我很纠结那个追谥是献帝追的么…】



《后汉书》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

【献帝是个好孩子π_π】


㈠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咸熙二年,赠彧太尉。
【空便当…真的太潮了…虽然觉得是捏造的啦……

咸熙二年十二月,魏灭晋立。=。=我觉得追赠这件事可能和荀顗有关…都隔了那么久了为什么才想起来(这么一想我爱死荀顗了)…】


彧别传曰:彧自为尚书令,常以书陈事,临薨,皆焚毁之,故奇策密谋不得尽闻也。
【如果这条是真的。书信写了那么多自然不是随身带着跑到寿春再烧(那是还是竹简比较普遍吧),所以是文若出发前烧的。无论文若是忧死还是自杀,出发前烧信这种行为足以看出文若觉得自己不会回来了。令君那么淡定让我觉得实在π_π。

至于说文若烧信是为了掩盖什么,如果真是这样估计曹老大不会就那么放过去的吧…】



献帝春秋曰:董承之诛,伏后与父完书,言司空杀董承,帝方为报怨。完得书以示彧,彧恶之,久隐而不言。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彧后恐事觉,欲自发之,因求使至鄴,劝太祖以女配帝。太祖曰:“今朝廷有伏后,吾女何得以配上,吾以微功见录,位为宰相,岂复赖女宠乎!”彧曰:“伏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常与父书,言辞丑恶,可因此废也。”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彧又惊曰:“诚未语公邪!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恐增内顾之念,故不言尔。”太祖曰:“官渡事后何以不言?”彧无对,谢阙而已。太祖以此恨彧,而外含容之,故世莫得知。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於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於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权以露布於蜀,刘备闻之,曰:“老贼不死,祸乱未已。”
【……这个故事是扯了点,但

有人考据过这个是吴蜀听到的版本,可以从中反映出吴蜀两地对于这件事的反应。(《辅佐曹操二十年的干臣荀彧究竟为何要自杀? 》这篇东西挺好的…)】



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歔欷沾缨,机女投杼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

【阿植的诔,大概是缺了(无限想看后文…)…阿植也爱文若是吧,以少诔长好像是不合制的,阿植你也是个好孩子π_π…

“法而不威,和而不亵”这句话美死了。温和的令君QAQ

然后阿植是有从征孙权的,应该知道路上发生了什么…那既然他都写诔了,我…彻底纠结了。】






子恽,嗣侯,官至虎贲中郎将。初,文帝与平原侯植并有拟论,文帝曲礼事彧。及彧卒,恽又与植善,而与夏侯尚不穆,文帝深恨恽。恽早卒,子甝、霬音翼。以外甥故犹宠待。

【(“以外甥故犹宠待”怎么看着那么傲娇呢XD~)

然后关于荀恽有多早死…首先他在文若死后嗣侯,但是建安十八年大家上表劝曹老大称王时万岁亭侯是韩浩,所以大概荀恽在这其中死的。话说早死的定义是几岁啊…

再说说万岁亭侯,有记录的建安二十二年是曹茂,黄初元年是许禇,后来荀顗也当了万岁亭侯。】


㈡晋阳秋曰:顗字景倩,幼为姊夫陈群所异。博学洽闻,意思慎密。司马宣王见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近见袁偘,亦曜卿之子也。”
擢拜散骑侍郎。顗佐命晋室,位至太尉,封临淮康公。尝难锺会“易无互体”,见称於世。
《晋书 荀顗传》 荀顗,字景倩,颍川人,魏太尉彧之第六子也。幼为姊婿陈群所赏。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魏时以父勋除中郎。宣帝辅政,见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擢拜散骑侍郎,累迁侍中。
【文若孩子也很多啊…我觉得荀家里若和倩都很好听~虽然他们名真不会读==

“魏时以父勋除中郎”…所以我真心纠结了…呃也可以说是拉拢士族的行为…

没有怎么看晋书,我觉得荀顗也没怎样啊?为什么会被说到很不堪似的?】



顗弟粲,字奉倩。何劭为粲传曰:粲字奉倩,粲诸兄并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言道,常以为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粲兄俣难曰:“易亦云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言,则微言胡为不可得而闻见哉?”粲答曰:“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及当时能言者不能屈也。又论父彧不如从兄攸。彧立德高整,轨仪以训物,而攸不治外形,慎密自居而已。粲以此言善攸,诸兄怒而不能回也。
【荀粲…和他爹一点都不像…我能说是叛逆心理吗…

咳,我觉得文若真的略不负责…令君死的时候荀粲好像只有几岁…没被老爹管教过的孩子啊…我觉得说文若和小攸那,其实荀粲对两位都没什么印象吧?小攸不治外形?嘛…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争的嘛~】





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司马宣王常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再加上前面对荀顗的评价,仲达也是令君脑残粉吗?=v=于是扯扯司马二,后面说他也是文若推荐的。其实我觉得他是个忠,而且挺呆的…晋书太神化了,九家旧晋书辑本里的说法是装瘫自己起来晒书被发现了,不过说真的自己哥都在曹老大那边呢,一下就可以揭穿了吧?!而且孩子听老妈的什么的…第一印象改不过来了…】


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锺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
【命世大才啊,小攸和钟繇怎么就酱油了捏π_π难道真是y音的诅咒??!】

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这么一想曹二重用的人大多是文若推荐的哎…】

取士不以一揆,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唯才使用什么的=v=】

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
【(π_π这两叔侄啊……)其实我更想吐槽小攸推荐的人一个都没记录,总觉得小攸的事被和谐的好多…】

太祖曰:“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既然讲到两位荀令,那就是在文若死后说的,看语气还像是小攸死后说的,曹老大你好意思说吗,说得那么诚恳用的还是“吾”,好像两位荀令的死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我都快要信了Orz…后悔了吧哼(唉觉得曹老大明明想文若公达了还是不能明说也很苦逼…这句话让我黑曹老大的心都没了,没世不忘,我觉得已经够了T^T)】

锺繇以为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或问繇曰:“君雅重荀君,比之颜子,自以不及,可得闻乎?”曰:“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谘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
【钟繇是有多爱荀家,好吧两家还有亲戚关系…师友之义…还是虐心…】

傅子曰: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其荀令君乎!
【这个真是深深的苏啊~】




建安十八年

《曹操传》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
  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




于是诡异的东西

建安十八年 
《卫臻传》东郡朱越谋反,引臻。太祖令曰:“孤与卿君同共举事,加钦令问。始闻越言,固自不信。及得荀令君书,具亮忠诚。”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曹操传》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九月,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冬十月,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好吧诡异的东西来了,开始以为这位荀令君是说小攸,后来发现月份对不上,十一月小攸才当的尚书令,怎么会九月以前就被叫荀令君…快被“会”这个字玩死。】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尚书令彧,告江东诸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

【o(╯□╰)o建安二十一年小攸都死了啊,这位尚书令是谁啊…于是有种说法是小攸建安二十一年才死的,还是在小攸那边再讨论。还有说陈琳借文若的名义写的,吴那边都知道文若死了啊…还有说是后人加的,哪位那么无聊啊Orz】


===============
于是文若的部分就更完了,公达的稍后吧..



[ 此帖被崔文在2012-01-23 19:44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3条评分记录
崔文 栗子面窝头 +2 2012-01-22 完结奖励,等侄子完结的时候还有窝头哦~
崔文 威望 +10 2012-01-22 完结奖励,等侄子完结的时候还有窝头哦~
崔文 铜币 +20 2012-01-22 完结奖励,等侄子完结的时候还有窝头哦~
隐藏评分记录
莫知我哀 离线
级别: 龙套帝
UID: 8045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6
铜币: 1059 枚
威望: 5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40(时)
注册时间: 2011-09-11
最后登录: 2012-02-05
13楼  发表于: 2012-01-21  
【咳咳,我想吐槽这个很久了。那两位是聊天聊得多开心啊连旁边屋子都听到。文若你也不睡就在听别人聊天。那其实叫偷听好吗!文若你其实真爱八卦是吗?!
-----------------------------------------------------------------
在GN的考据文里看到杜畿的名字实在太开心了XD  和攸、繇比起来,杜畿才是真正的酱油啊TvT  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大魏文官呢….

我猜伯侯应该知道文若就住在耿纪隔壁,所以才故意通宵达旦的和耿纪说话吧XD  毕竟尚书令爱贤远近知名,当然要把握机会展现自己 :p  而且他这个人个性有点疏狂,之前大概不怎么得志,若非文若慧眼识英雄,可能会埋没一辈子吧。

”(荀彧)旣见畿,知之如旧相识者。” 傅子的记载太有爱了,文若是自来熟么…噗…和杜畿聊天聊没多久就让人家掏心掏肺的,文若真的很可爱….(心) 而且很八卦XD


【文若唯才是用的用人方针,(咦?)其实我觉得文若推荐人的方式影响挺大的,无论唯才是用还是九品中正制感觉都是因为文若一直都那么做。虽然有好有不好,后期士族力量太大导致朝政不稳各种动乱…
还是觉得文若挺不拘小节的,这样狂的人都召来用,奉孝不治行检感觉不算什么啦...
(“领典枢机,好士爱奇”想想就觉得好帅气!特别是“好士爱奇”什么的,=v=)】

----------------------------------------------------------------
文若的好士爱奇和曹公的为才是举非常相似,两人在这方面应该有共同认知且是互相影响的,不过文若所举仍以大族子弟和海内名士居多,曹公有些将领真的是拔出细微。文若自己也可以组成一个后宫无压力,感觉他和曹公一样是很有人格魅力的人,堪称大魏的大众情人XD


【又是杜畿=w=不过杜畿真的厉害,“杜畿到任后,平定叛乱,广施仁政,在位16年,政绩获誉天下第一。”(by百度百科)其实杜畿好像是比较“品行不端”的人,后文说他简傲少文…】
--------------------------------------------------------------------------
“简傲少文”,和仲长统的” 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还有戏志才、郭嘉的”负俗之讥”应该是一个意思,说的是他们性格中”狂傲”的那一面。”

(负俗之讥意同负俗之累,语出《越绝书》,用来形容范蠡的。范蠡”披发佯狂,不与于世”,但文种确认为,”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  )

我倾向于把”简傲少文”、”谓之狂生”、”负俗之讥”,理解成这几位在年轻气盛时的”棱角”,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十年前的想法和十年后的想法或许又不一样,就和从单纯的学院进入复杂的职场人的待人处事多少会被磨得圆融些是一个道理。


【但好微妙啊,阿瞒这样做不臣之心也太明显,那文若到底是怎么想的…虽然也不觉得文若就是单纯的汉臣就是了…
---------------------------------------------------------------------------------------

用上面同样的观点看待文若的行为,或许比较能理解他的转变,忠汉/忠曹的二分法可能没办法完整概括一个人的思想转折,或许要把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列入考虑…

就时局而言,幼主即位意味着政局动荡,因幼主羽翼未丰,无力掌控朝政,故须仰赖权臣的”辅政”来镇压军阀、协助朝政运作。但等到幼主成长为有能力理政的国君,情况又有所不同了。文若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

若献帝是和桓、灵一样的昏君,曹公的专擅或许还能被视为一种肃清毒瘤的义举,但献帝是个有能力的皇帝,”还政于帝”才是正道所当为。不过把军政大权交出去,对曹公而言即意味着失势,且失势后遭难的决不止他一人,他的子孙、依附于他的臣子通通会被铲除,曹公本身的处境也是骑虎难下,只能说这是个无解的局面…任何选择都是痛苦的。文若的选择,我想用忠汉/忠曹都无法解释的很明白,就把他想成是”忠于自己的本心”吧。(以上仅是个人愚见,让GN见笑了:)


==================================================
四胜四败和十胜十败,贴几个前人的看法给GN参考:

何焯曰:「(十胜十败)与荀文若语少有异同,或附会也。」
吕思勉《秦汉史》:魏志〈荀彧传〉载彧策曹操有四胜…〈郭嘉传〉引注傅子载嘉谓操有十胜,绍有十败,与此大同小异,其为后人附会,亦显然可见。然此说亦颇足考袁、曹为人之异同也。

没法确定X胜X败论是否为附会之说,不过前人的质疑还是有其道理存在。毕竟彧、嘉、诩三人的说法太相近了。或许也有可能是曹营的政治文宣?(遁) 不然就把他当成是大魏军师团统一为曹总攻打气的说法吧…

至于文若和奉孝的神棍预言,也有学者质疑真伪:

赵翼《廿二史札记》

荀彧传,谓「彧料袁绍诸臣『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法,配不纵也,不纵,攸必为变。』后审配果以攸家不法,录其妻、子。攸怒,遂背绍降操。」

又郭嘉传「操与绍相持于官渡,或传孙策将袭许,嘉曰『策勇而无备,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策果为许贡客所杀。」

此二事,彧、嘉之逆料,可谓神矣!然岂知攸之必犯?配之必激变?策之必死于匹夫之手?而操若左券,毋乃亦如左传之穿凿附会乎?

我也觉得这两处记载太神奇,先验色彩浓厚,有附会之嫌,所以就暂且疑之吧…但许攸投诚和孙策之死的时间点太过巧合,我疑曹方确实有人参与策反案和暗杀案。


还有一些想法下次再回,已经写太多了orz  
期待GN的小攸年表 :)
楼主留言:
谢谢姑娘的指点~!又学到东西了~!
曾经想拉文若和杜畿呢(我自重)。文若是真开朗随和那~
文若自开后宫绝对没问题~我觉得文若推举大族子弟居多主要还是因为接触的人群的原因吧..
我也觉得文若是“忠于自己的本心”..也觉得原因是在献帝那..可能和献帝接触久了觉得这孩子不错还有救?..我觉得文若是内心矛盾才这样选择..
然后那个神棍预言..从公达连袁绍带粮的将军都知道是谁来看,一定是有间谍什么的..底下有什么真是猜不透啊..
[ 此帖被莫知我哀在2012-01-21 14:43重新编辑 ]
莫知我哀 离线
级别: 龙套帝
UID: 8045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6
铜币: 1059 枚
威望: 5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40(时)
注册时间: 2011-09-11
最后登录: 2012-02-05
14楼  发表于: 2012-01-21  
【好吧诡异的东西来了,开始以为这位荀令君是说小攸,后来发现月份对不上,十一月小攸才当的尚书令,怎么会九月以前就被叫荀令君…快被“会”这个字玩死。】

---------------------------------------------------------------

GN真是细心,卫臻那个事件,之前都没察觉这个问题,文若在建安十七年10月从征孙权,从尚书令转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当时代替文若为汉尚书令的是华歆,而华歆一直到建安十九年伏后被杀都还是汉尚书令。

案武帝记,曹公建安十八年夏四月还邺,五月进魏公,七月建立为国社稷宗庙,曹公的三个女儿为献帝贵人。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曹公的女儿为贵人在七月,小攸为魏尚书令在十一月,所以时间上产生了断层,

不过案《后汉书皇后纪》,

献穆曹皇后讳节,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十九年,并拜为贵人。】及伏皇后被弒,明年,立节为皇后。

曹公的三个女儿拜为贵人在十九年,当时小攸已经为魏尚书令了。

不知到曹公的女儿为贵人是如寿志所言,在建安十八年七月,还是如范书所言,在建安十九年?如果是后者,那么这个”荀令君”指的应是小攸无误。

但我觉得这件事颇诡异….不管是夫人还是贵人,卫臻下聘礼的时间应在建安十八年七月….还是说从正式下聘到入宫有一段时间差?卫臻收到正式诏书到办好聘礼事宜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真的是历史的黑洞啊….orz  想不透/_\。
楼主留言:
其实我是被荀令君这个称呼狠狠虐到了..
其实认真抠时间就会发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公达的部分/_\..
我觉得姑娘说的后汉书的版本比较正确..其实陈寿写错的地方还不少?..没有办法分辨那边正确那...
[ 此帖被莫知我哀在2012-01-21 22:18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崔文 铜币 +15 2012-01-22 优秀回复
隐藏评分记录
贞遭羔 离线
级别: 一问三不知
UID: 879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7
铜币: 213 枚
威望: 142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6 个
在线时间: 67(时)
注册时间: 2011-10-29
最后登录: 2020-06-13
15楼  发表于: 2012-01-22  
谢谢大家支持。于是是公达的部分..长度只有他小叔一半...年份跳跃还特别大..记录真的太少啦..公达实在太低调...



荀攸字公达,彧从子也。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

《后汉书 荀淑传》淑兄子昱字伯条,昙字符智。昱为沛相,昙为广陵太守。兄弟皆正身疾恶,志除阉宦。其支党宾客有在二郡者,纤罪必诛。昱后共大将军窦武谋诛中官,与李膺俱死。昙亦禁锢终身。


【没爹没娘的孩子早熟啊,小攸才13岁那么厉害了能十几岁就有事件记录下来而且那么威的真不多呐……


荀昙的事情放一放,我觉得小攸刺董的事是受了荀昙的影响。】




㈡魏书曰:攸年七八岁,衢曾醉,误伤攸耳;而攸出入游戏,常避护不欲令衢见。衢后闻之,乃惊其夙智如此。

【我觉得小攸真是早熟到让人心疼,七八岁就知道不要麻烦别人,不要让别人担心小攸真是个温柔的好孩子π_π


小攸什么都不说的性格也是这么培养出来么








《钟繇传》㈡谢承后汉书曰:南阳阴脩为颍川太守,以旌贤擢俊为务,举五官掾张仲方正,察功曹锺繇、主簿荀彧、主记掾张礼、贼曹掾杜祐、孝廉荀攸、计吏郭图为吏,以光国朝。
【XD~】




中平六年

何进秉政,徵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


【那时小攸就是名士了。何进徵的那些人都挺强的。同年何进被杀,董卓进京。


黄门侍郎 掌侍从左右,给事中,关通中外】




《华歆传》灵帝崩,何进辅政,徵河南郑泰、颍川荀攸及歆等。

《郑浑传》浑兄泰,与荀攸等谋诛董卓


张璠汉纪:谓颍川人荀攸曰:何公未易辅也。后又与王允谋共诛卓,泰脱身自武关走,东归。后将军袁术以为扬州刺史,未至官,道卒,时年四十一。


㈠晋阳秋曰:泰子袤,字林叔。泰与华歆、荀攸善。见袤曰:郑公业为不亡矣。
《晋书 郑袤传》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


【小攸的好碰友名字超萌的郑泰郑泰其实也很厉害,曾经差点说服了董卓给他兵。不过就真是好碰友了,后来谋刺董的时候就他跑得掉有种说法是他不小心泄露出去的,不过看小攸对他儿子的话还是一副怀念故人的样子。】








初平元年

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於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曾经热血青年(?)小攸早期最彪悍的一件事!这里可能会说得有点乱我觉得小攸武力值可能不低呐。郑泰没有说,校尉可是武官职,何顒有游侠身份,这里的人估计武力值都不低?


然后据殽、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小攸各种霸气。话说如果小攸成功了的话,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就是小攸了。


殽、函  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高峰绝谷,形势险要。


攸言语饮食自若什么的,小攸真淡定帝








《后汉书 荀爽传》爽见董卓忍暴滋甚,必危社稷,其所辟举皆取才略之士,将共图之,亦与司徒王允及卓长史何颙等为内谋。会病薨,年六十三。

《后汉书 献帝传》初平元年夏五月,司空荀爽薨


【关于小攸刺董的时间,如果荀爽参加的话,应该在初平元年左右,那小攸就是被关了两年,那和会卓死得免就有偏差了。于是有人说荀爽没有参加,后汉书的说法是文若编的(我觉得这也太发散思维了,集解有一大段说这个的,也有很多人吐槽这种说法了就不说了。)


那如果说是攸使人说卓得免我也觉得不大可能,董卓这个人对于怀疑的人不会那么轻易就放过的。那又涉及到为什么董卓没有立刻杀掉小攸和何顒有说法是有关刺杀的事有泄露但主要计划没被爆。这个真不知道……下文说何顒有可能是没被抓的各种混乱啊。


我觉得小攸被抓是在初平二年左右。文若大概是初平二年左右跑的,如果小攸已经被抓,文若应该跑不掉。这样的话文若那边会韩馥遣骑迎之和小攸这边会卓死得免都说得通,不过就算这样距离董卓死还有半年一直对这个字无法把握


那么可能先是荀爽他们谋刺董,荀爽死了,然后何颙找了公达,这样?】






《后汉书 何颙传》托疾不就,乃与司空荀爽、司徒王允等共谋卓。会爽薨,颙以它事为卓所系,忧愤而卒。

【何顒就是说文若王佐之才那位。


这里没有说何顒被抓,这个会爽薨太纠结,所指的时间范围到底是多久啊建议看看集解太多人想杀董卓,这件事混乱死了。


王允从多久以前就开始计划杀董卓啊






《董卓传》初,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资)〔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将以讨卓。卓闻之,以为毖、琼等通情卖己,皆斩之。

【前面写的和小攸一起计划的伍琼其实在迁都前就被杀了所以有人认为伍琼是下面这位伍孚的误写,也有说这两个是同一个人的。】




谢承后汉书曰:伍孚字德瑜,少有大节,为郡门下书佐。其本邑长有罪,太守使孚出教,敕曹下督邮收之。孚不肯受教,伏地仰谏曰:君虽不君,臣不可不臣,明府奈何令孚受教,敕外收本邑长乎?更乞授他吏。太守奇而听之。后大将军何进辟为东曹属,稍迁侍中、河南尹、越骑校尉。董卓作乱,百僚震栗。孚着小铠,于朝服里挟佩刀见卓,欲伺便刺杀之。语阕辞去,卓送至阁中,孚因出刀刺之。卓多力,退却不中,即收孚。卓曰:卿欲反邪?孚大言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车裂汝于市朝以谢天下。遂杀孚。
【这位就真跑去刺杀然后壮烈牺牲了。】




《刘备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也是一起谋反的种辑,后来参加衣带诏,然后死了





初平三年

《董卓传》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






弃官归,复辟公府,举高第,迁任城相,不行。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道绝不得至,驻荆州。

【又是弃官归,然后任城 山东济宁 亢父属任城=_,=,那个地方是怎样啊两叔侄都不愿意去


蜀郡和荆州不用说都知道是什么啦。小攸真会选地方。有人说小攸这样是想自己成为一方诸侯。怎么说呢,我觉得小攸真的挺可怕的,真不知道他会做什么然后做到哪个份上,也许可能真有那个意思读不懂小攸啊....


集解里有人说据殽、函,保巴、蜀,公达意度,殆不可测好吧我觉得这样的小攸可带感。】




建安元年

《荀彧传》太祖问彧:谁能代卿为我谋者?彧言荀攸、锺繇


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曰: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於是徵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太祖素闻攸名,与语大悦,谓荀彧,锺繇曰: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以为军师。


【汝南 河南


尚书 权力甚大


军师 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小攸是兼任尚书和军师还是怎样尚书好像有名额限制的,曹老大你让小攸当了尚书又让他到处跑,是要累死文若啊






建安三年

5月       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於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於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


《曹操传》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


《贾诩传》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小攸作为军师的第一战,不知道乃设奇兵复战和上下文有没有关系,也不知道这个奇兵是曹老大想的还是小攸。不过小攸什么计谋都不说。前后凡画奇策十二什么的,只能说这个有可能是小攸想的。(虽然我觉得可能性挺大的)小攸太低调了,只能从在别人传里这么猜了,请不要介意。


各种和贾诩斗智斗勇(?)】





9月     是岁,太祖自宛征吕布,至下邳,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
【放水,其实是小攸和奉孝一起想的啦别老是无视小攸,曹老大在文若不跟在身边以后几乎每场战都带着小攸和奉孝了。】


㈠魏书曰:议者云表、绣在后而还袭吕布,其危必也。攸以为表、绣新破,势不敢动。布骁猛,又恃袁术,若纵横淮、泗间,豪杰必应之。今乘其初叛,众心未一,往可破也。太祖曰:善。比行,布以败刘备,而臧霸等应之。


【谋士什么的,说的话一定要听。】






建安五年



咳咳,官渡什么的是小攸主场呐~怎么老是被抢戏份……两位荀令那闪死人的配合就不说了,于是详细说说小攸。





《曹操传》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

【一战砍颜良~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於官渡。

《曹操传》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又一战斩文丑。说实话袁绍手下那么多人而以颜良文丑为主将,说明他们能力不低的,孔融也说过他们勇冠三军什么的。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 足以看出他们能力高。


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真是太帅气啦小攸。(原谅我真是脑残粉)我觉得这条计真的很有新意(一般不是放火就放水什么的。)


太祖目攸而笑目攸而笑目攸而笑风太大我什么都不知道。敌人都打过来啦!曹老大你不担心自己起码担心一下小攸好吗,军师当武将使啊难怪奉孝被折腾死啊(?)】






军食方尽,攸言於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

《曹操传》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


【为什么会知道袁绍的粮明天到啊,连守粮的人都知道是谁我觉得一定是有卧底,有人说是荀谌透的,也有可能?其实很在意袁绍手下的汝颍名士众,有书提出袁绍偏爱汝颍的名士导致汝颍和冀州名士之间不和,最终导致失败...


推荐了徐晃,徐晃简直劳模,志里就是不断的从征XX”






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尽斩琼等。

《曹操传》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

知我莫哀姑娘说到许攸投诚时间太巧合,我觉得可能是许攸一直有怨言,然后卧底回来报告?我甚至怀疑曹老大派人在袁绍手下做了很多事....


太祖乃留攸及曹洪守。独当一面的小攸~


贾诩是什么时候跑出来的总觉得他神出鬼没。】






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收了张郃。


小攸说话好像越来越短/_\





[ 此帖被崔文在2012-01-23 19:41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2条评分记录
崔文 威望 +10 2012-01-23 姑娘发过贴之后看一下字体格式啊,为什么在我这里看的字特别小?
崔文 铜币 +15 2012-01-23 姑娘发过贴之后看一下字体格式啊,为什么在我这里看的字特别小?
隐藏评分记录
贞遭羔 离线
级别: 一问三不知
UID: 8790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7
铜币: 213 枚
威望: 142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6 个
在线时间: 67(时)
注册时间: 2011-10-29
最后登录: 2020-06-13
16楼  发表于: 2012-01-22  
更完好过年...大家春节快乐~



建安七年

 七年,从讨袁谭、尚於黎阳。


【当曹老大的军师真是劳累命,小攸奉孝辛苦了。】






建安八年

8月        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


《曹操传》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公之去邺而南也,谭、尚争冀州,谭为尚所败,走保平原。尚攻之急,谭遣辛毗乞降请救。诸将皆疑,荀攸劝公许之,公乃引军还。


【连袁谭打袁尚。


好像老在讨论打不打刘表先是奉孝劝阿瞒装要打刘表的样子,等袁谭和袁尚打起来,结果真打起来了,小攸就劝阿瞒接受袁谭降,然后又跑回去打袁尚(偷懒粘贴了文若那边的了。)曹老大你不是听了奉孝说的只是装个样子么?】






建安九年

《荀彧传》是时荀攸常为谋主。




《曹操传》二月,尚复攻谭,留苏由、审配守邺。公进军到洹水,由降。既至,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夏四月,留曹洪攻邺,公自将击楷,破之而还。尚将沮鹄守邯郸,又击拔之。易阳令韩范、涉长梁岐举县降,赐爵关内侯。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爎,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秋七月,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

【又放了次水,然后各种土山地道不知道谁想的就暂且放放








其后谭叛,从斩谭於南皮。

《曹操传》公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尚败,还中山。谭攻之,尚奔故安,遂并其众。公遗谭书,责以负约,与之绝婚,女还,然后进军。谭惧,拔平原,走保南皮。


【打完袁尚打袁谭






建安十年

《曹操传》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


㈠魏书曰:攸姑子辛韬曾问攸说太祖取冀州时事。攸曰:佐治为袁谭乞降,王师自往平之,吾何知焉?自是韬及内外莫敢复问军国事也。

【一直在装傻一直什么都不说的小攸。内外莫敢复问军国事也,我觉得比起文若,小攸应该更严肃脸(果然是面瘫吗?)






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於是封陵树亭侯。

无征不从,军师真是辛苦同时封了奉孝洧阳亭侯

陵树 河南开封】





建安十二年

二月 十二年,下令大论功行封,太祖曰: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增邑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荀彧传》彧及攸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


【=v=】






《晋书 荀勖传》昔魏武帝使中军师荀攸典刑狱。

【军师还要管这个啊,各种忙啊。】






㈠魏书曰:太祖自柳城还,过攸舍,称述攸前后谋谟劳勋,曰:今天下事略已定矣,孤原与贤士大夫共飨其劳。昔高祖使张子房自择邑三万户,今孤亦欲君自择所封焉。

《曹操传》九月,公引兵自柳城还。


【好像前后不是一次?不过估计只赠了四百户是小攸自己选的吧。


太祖自柳城还,过攸舍感觉像小攸没有跟去柳城那边。】






《郭嘉传》嘉深通有算略,达於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二荀和奉孝关系估计真不错。我觉得奉孝应该是回去了才死的。起码是回去才葬的(?)。葬礼的时候小攸在












大段的空白……曹老大在奉孝死后知道要好好珍惜军师,不要老是带着跑了?









建安十八年

《曹操传》魏书:于是中军师陆树亭侯荀攸.......等劝进曰:“..........攸等所大惧也。
于是公敕外为章,但受魏郡。攸等复曰:伏见魏国初封,圣朝发虑,稽谋群寮,然后策命;而明公久违上指,不即大礼。今既虔奉诏命,副顺众望,又欲辞多当少,让九受一,是犹汉朝之赏不行,而攸等之请未许也。.....且圣上览亡秦无辅之祸,惩曩日震荡之艰,托建忠贤,废坠是为,愿明公恭承帝命,无或拒违。
【小攸带头上表劝进在文若那边分析过了,我觉得小攸是真了解文若才会这么做的,要保住家族什么的。】




魏国初建,为尚书令。
《曹操传》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㈡魏氏春秋曰:以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
 【又是尚书令,还是在文若从征一年后....好吧那个时候确实是小攸最有威望最适合尚书令,但也太虐心了




《荀彧传》彧别传:荀攸后为魏尚书令,亦推贤进士。太祖曰:二荀令之论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
【小攸当尚书令只有一年啊


其实我相信曹老大是真心的




隋唐经籍志:梁有荀攸魏官仪一卷,亡

【忙碌的尚书令生活】






《卫臻传》东郡朱越谋反,引臻。太祖令曰:孤与卿君同共举事,加钦令问。始闻越言,固自不信。及得荀令君书,具亮忠诚。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曹操传》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九月,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冬十月,分魏郡为东西部,置都尉。十一月,初置尚书、侍中、六卿。


【还是那个诡异的事估计是小攸吧……


曹老大叫小攸荀令君,荀令就算了还要叫令君不要和我说叫惯了改不了口啊orz







【我其实是阴谋论者..公达的死好混乱,弄不懂..


建安十九年


7月      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怎么又是阿权


曹老大你是不是是故意的啊?!又让小攸当了尚书令,又叫他荀令君,又让他从征孙权真不是故意的吗?!谁信啊!!


然后某天我手贱,找了一下大家的墓葬虽然没有找到出处,不过全部都是写小攸的墓在安徽省淮南市西寿县,寿春在安徽寿县搞什么啊!所以小攸是走到寿春死的吗?!道薨就算了那么长的路偏偏跑到寿春然后?!而且都没有说生病什么的。曹老大你是故意逼死小攸吗?!


说实话比起文若,小攸的看不透更让人觉得可怕。怎么说也是之前刺杀过董卓的人虽然我觉得曹老大可能只是想打击士族的力量?结果不小心死了?然后就言则流涕?


不过确实那个时候没什么人可以拉着上战场了...也可以说真的是巧合..(纠结中求解)






㈢魏书曰:时建安十九年,攸年五十八。计其年大彧六岁。
【后面有说法是小攸建安二十一年死的,如果是那样,年龄又怎么算捏




魏书载太祖令曰:孤与荀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又曰:荀公达真贤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孔子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达即其人也。
【小攸建安元年以后才过来,如果小攸是在建安十九年死的,那怎么算都没有与周游二十余年,如果说曹老大记错了,那奉孝那边又记得那么清楚是十一年(奉孝果然是特别的吗)所以曹老大你是想起谁啊… 


如果按小攸建安二十一年死..就够二十余年...好纠结..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萌死人啊π_π



傅子曰: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近世大贤君子矣。荀令君仁以立德,明以举贤,行无谄赎,谋能应机。孟轲称五百年而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其荀令君乎!
【真是太苏了啊~这句话谁说的啊XD


太祖称荀令君之进善,不进不休,荀军师之去恶,不去不止也。


【后宫双花美死了~






朱建平传》初,颍川荀攸、锺繇相与亲善。攸先亡,子幼。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与人书曰:吾与公达曾共使朱建平相,建平曰:荀君虽少,然当以后事付锺君。吾时啁之曰:惟当嫁卿阿骛耳。何意此子竟早陨没,戏言遂验乎!今欲嫁阿骛,使得善处。追思建平之妙,虽唐举、许负何以复加也!

【元常你是个好人。(不要乱发卡!)元常和小攸文若关系都很好。小攸死了以后就是元常在照顾了。


(之前也说过了,元常和小攸是对好CP~“繇经纪其门户萌死了啊~而且在别人面前就互开玩笑了啊~)】




建安二十一年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年月朔日子,尚书令彧,告江东诸将校部曲,及孙权宗亲中外.............

【呃,又是陈琳这个诡异的东西,于是有人说这个是小攸,然后说小攸在建安二十一年才死也有说这篇东西不是陈琳写的真不知道






正始五年

正始中,追谥攸曰敬侯。


《曹芳传》冬十一月癸卯,诏祀故尚书令荀攸于太祖庙庭。


【正始中都什么时候了啊才追谥,曹老大在干嘛啊不要说是忘记了。(叔侄太两位一体你记混了么orz)后来世子也没有追谥什么啊小攸你干了什么吗?完全被和谐啊?!


虽然也有想过是不是因为小攸不是汉臣,所以追谥不了,但是有人也是在曹二称帝前死的而有追谥的,而且后来曹二也有补..公达是透明气场全开了么orz..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

【集解里写智以料事,防以保身


㈠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


【一直在装傻的小攸,愚不可及开始是大智若愚的意思。


集解里何焯:攸后陵夷,岂以阴谋故耶?”…虽然略偏激但我觉得小攸的死不单纯


文帝在东宫,太祖谓曰:荀公达,人之师表也,汝当尽礼敬之。攸曾病,世子问病,独拜床下,其见尊异如此。


【东宫是太子所居之所世子是建安二十二年才被立的太子啊曹老大最晚征孙权是建安二十一年所以小攸到底什么时候死的?怎么那么多诡异的事是和谐得太厉害还是怎样啊?!】


攸与锺繇善,繇言:我每有所行,反覆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


【有事问小攸ww


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㈡臣松之案:攸亡后十六年,锺繇乃卒,撰攸奇策,亦有何难?而年造八十,犹云未就,遂使攸从征机策之谋不传於世,惜哉!
【臣松之都说了元常你那么多年是在干嘛捏拖延症害死人?还是又被和谐?(对不起我略偏激)


公达到底什么时候死的啊..好混乱






于是就end啦。我真是很多不懂求赐教。谢谢各位。





[ 此帖被崔文在2012-01-23 19:52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3条评分记录
崔文 栗子面窝头 +2 2012-01-23 完结奖励
崔文 威望 +10 2012-01-23 完结奖励
崔文 铜币 +15 2012-01-23 完结奖励
隐藏评分记录
莫知我哀 离线
级别: 龙套帝
UID: 8045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6
铜币: 1059 枚
威望: 5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40(时)
注册时间: 2011-09-11
最后登录: 2012-02-05
17楼  发表于: 2012-01-22  
昨天睡觉前一直在想卫臻的这个问题,想到睡不着 orz  现在又改变想法了,觉得也有可能是文若…现在变得和GN一样苦于这个”会”字, ”会”所指的时间到底最多可以到多长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啊…>_<

查了几个”会”字连接前后文的用法,苦逼的发现很多例子的前后时间都不确定,比较能确定的大概是这个:

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荀彧、程昱保鄄城,范、东阿二县固守,太祖乃引军还。....
秋九月,太祖还鄄城。



这个应该是夏天到九月之间的事,所以这里的”会”连接的最长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可能更短,GN如果还有其他例子的”会”字可以连接间隔超过七个月以上的事件请再告诉我,真的很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orz

最诡异的是那个” 及得荀令君书”,如果是书信,就代表这位”令君”当时不在曹老大身边,但对于卫臻的性格非常了解,所以透过”令君”的解释,让曹老大对卫臻感到放心。卫臻曾是惇哥的手下,当时惇哥担任陈留太守,时间点约在曹大自徐州还和吕布战于濮阳之后,而且卫臻后来又在朝中担任汉黄门侍郎,怎么看都觉得可能和他有比较多接触的”令君”是文若……蛋疼,越来越无法确定了。还有如果曹大在十八年夏四月已还邺,小攸应该也跟着回邺城了(如果他有从征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写信”给曹大,担任魏尚书令之后又更不可能离开邺城…..想来想去最后的关键还是在那个”会”字 >_<   如果是文若,那就代表他在死前还和曹公通信了?


==========================================================
《荀攸传》(攸)弃官归,复辟公府,举高第,迁任城相,不行。攸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道绝不得至,驻荆州。

曾看过一个说法,说小攸” 以蜀汉险固,人民殷盛,乃求为蜀郡太守”,代表他有割据一方的想法,攸本身的性格深沉而有大略,其实很有潜力成为袁绍、曹操那样的霸主。不知GN怎么看这个说法?

“道绝不得至,驻荆州” 不知道是投身于刘表手下,还是自己在荆州某处休息?和当时人也在荆州杜袭、赵俨、繁钦等颍川人是否有来往?




《刘备传》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也是一起谋反的种辑,后来参加衣带诏,然后死了…】

-------------------------------------------------------------
其实我最在意的是这件事…种辑这人很诡异......

袁宏纪曰:「煨与杨定有隙,煨迎乗舆,不敢下马,揖马上。侍中种辑素与定亲,乃言曰:『段煨欲反。』上曰:『煨属来迎,何谓反?』对曰:『迎不至界,拜不下马,其色变,必有异心。』太尉杨彪等曰:『煨不反,臣等敢以死保,车驾可幸其营。』董承、杨定言曰:『郭汜今且将七百骑来入煨营。』天子信之,遂露次于道南,奉、承、定等功也。」


杨定不是董卓的部下吗?那这个”素与定亲”是怎么回事…orz  

我真的很想知道文若到底知不知道衣带诏这件事…还有曹大杀光了董承一族(包括怀有身孕的董贵人)文若的反应是什么…
楼主留言:
=口=姑娘你好认真..不用纠结到睡不着啦..
其实我纠结“会”已经纠结到快疯了..各种混乱啊,我觉得写史书的大大就是随手写写,结果被玩残的是我们..
写信什么的太诡异了,如果是文若的话那个“会”也太长时间了吧?!而且看着语气那么和谐温馨,是令君死左右说的话..我又开始怀疑令君的死和曹老大有没有关了..
我偏向于公达是在荆州某处休息..颍川众人脉好可怕..其实我真觉得公达可以去试试的,而且选的地方是真的风水宝地(?)在想文若叫他回来有没有担心的意思在(我自重)
种辑那个我不清楚呢..向姑娘求解~也许是小的时
素口锦心 离线
级别: 罗灌水
UID: 6147
精华: 0
配偶: 花弄影
发帖: 1741
铜币: 3 枚
威望: 3390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3 个
在线时间: 2119(时)
注册时间: 2011-06-14
最后登录: 2024-04-28
18楼  发表于: 2012-01-28  
文若和公达都好有爱啊,其实文若也可以是攻的吧
“太祖目攸而笑”我好像看见了曹攸
楼主留言:
文若和公达一直都好有爱的XDDD~
文若一直很攻的真的~
“太祖目攸而笑”什么的..不知道说什么啊咳XD,其实荀家两叔侄曹老大都很爱~
莫知我哀 离线
级别: 龙套帝
UID: 8045
精华: 0
配偶: 单身
发帖: 16
铜币: 1059 枚
威望: 58 点
贡献值: 0 点
栗子面窝头: 0 个
在线时间: 40(时)
注册时间: 2011-09-11
最后登录: 2012-02-05
19楼  发表于: 2012-01-31  

【东宫是太子所居之所…世子是建安二十二年才被立的太子啊…曹老大最晚征孙权是建安二十一年…所以小攸到底什么时候死的?怎么那么多诡异的事…是和谐得太厉害还是怎样啊?!】

【我其实是阴谋论者..公达的死好混乱,弄不懂..】


-------------------------------------------------------------------------------

阴谋论者+1  同觉得小攸的死因不单纯…

裴松之说「攸亡后十六年,钟繇乃卒」,元常卒于太和四年(230年),往前推16年是公元214年,也就是建安十九年,所以裴后妈信的是魏书那套说法…..(话说裴后妈不是死忠二荀粉吗….怎么没注意到这点=  =|||)。但魏书和寿志互相矛盾,寿志的说法有很多疑点…身居大魏尚书令这么重要的官职,死亡年份却不明不白,而且坟墓又在寿春…让人不多想也难…

=口=姑娘你好认真..不用纠结到睡不着啦..
其实我纠结“会”已经纠结到快疯了..各种混乱啊,我觉得写史书的大大就是随手写写,结果被玩残的是我们..
写信什么的太诡异了,如果是文若的话那个“会”也太长时间了吧?!而且看着语气那么和谐温馨,是令君死左右说的话..我又开始怀疑令君的死和曹老大有没有关了..


-------------------------------------------------------------------------------

我真的很纠结啊亲TvT。卫臻这个事件越想越不对劲,翻书发现「东郡朱越谋反」一事除了卫臻传里提了这么一句,三国志其他传里完全找不到任何相关记载。太诡异了。类似的地方型反叛如吴兰、侯音事件,在武帝纪、张既传都有相关纪录,徐他谋刺老曹一事虽然也是不明不白,但好歹在许褚传里面还有交代徐他是怎么死的,但这个朱越事件却完全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叛乱规模有多大、参与人有哪些、朱越的背景、还有这个人最后的下场….一点痕迹都没有,难道全被河蟹了!?

然后想找谋反事件后的人事调动也找不到相关的纪录…orz 按理说东郡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曹老大的反应应该是派亲信替他镇守,不过我找不到建安十八年间担任东郡太守的是谁…只找到黄初三年担任东郡太守的是王沈的老爸王机....但黄初三年已经离建安十八年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很有可能我眼残漏看,因为魏书内容很多,GN如果发现任何相关史料(包括这段期间内的东郡太守为何人,或是其他邻近郡县任职者的调动)请告诉我…我非常在意这件事。


附上几个感觉可能有关联的异动,或许没有相关,只是我神经过敏想太多:

《荀彧传》
是时荀攸常为谋主。彧兄衍以监军校尉守邺,都督河北事。太祖之征袁尚也,高干密遣兵谋袭邺,衍逆觉,尽诛之,以功封列侯。


建安十一年高干叛变,当时统属河北军事大权的人是荀衍。

《武帝纪》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诏书并十四州,复为九州。】夏四月,至邺。


建安十八年春,也就是在空食盒事件发生不久,曹老大恢复了古九州制。五月就接受天子册封,进爵魏公。

《梁习传》
建安十八年,州并属兾州,更拜(梁习)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属兾州,揔故部曲。

建安十八年,曹公恢复古九州岛制,河北的兵权转移到梁习手上。梁习在高干叛乱时曾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手段和实力都不错。


东郡属于兖州,所以顺带查了历任的兖州当家,可能又有漏看的,麻烦其他GN帮忙补充。

《程昱传》
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建安元年刚都许,那阵子实际掌控兖州军政大权的是程昱。但程昱都督兖州事到底有多久书上也写的不清不楚。

《司马朗传》
(朗)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


司马朗迁任兖州刺史的时间不明,不过可以肯定在建安十三年之后。司马朗建安二十二年染疫卒于任上,后来继任兖州刺史的是裴潜。值得一提的是,司马朗和董昭一样,都赞成恢复五等制。而迁任兖州刺史,貌似是在他提出五等制(但曹老大没有实行)之后。

其实曹老大对功臣一直都有提防的。程昱主动交出兵权,钟繇因为魏讽案兵权被夺…信任这种东西真的是很脆弱的。(我暗黑了抱歉…TvT)
楼主留言:
谢谢姑娘那么认真!我好感动!
其实公达的死我更在意追谥的问题…曹老大和曹二居然都没想过帮公达追谥吗好诡异…所以一直无法释怀…
朱越那个我也实在找不到线索…纠结死了(T_T…
我也觉得最后大家的结果都挺…的…虽然不想黑曹老大…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验证问题:
你们是来打仗的是还是来什么的?(提示两个字) 正确答案:调情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