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翻译】读“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的标题”有感:看看百年前的读者是如何在大大文下掐架的 --]

三国JQ研究所 -> 舌战群儒(杂谈) -> 【翻译】读“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的标题”有感:看看百年前的读者是如何在大大文下掐架的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文梨纱 2015-02-22 14:40

【翻译】读“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的标题”有感:看看百年前的读者是如何在大大文下掐架的

  见过刚看个标题就能掐两页的读者么?《三国志集解点校版》(即《三国志》原文+古代文人评论)如实记载了这一盛况。(翻译为意译,大家懂的)

《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第一》←这是标题

  高似孙:刘备和刘禅在蜀地四十多年,称号始终是“汉”,用“蜀”来命名是几个意思啊?那些说“蜀”的,不过是一段时期里流俗的言论而已。作者废掉正经名号而依从流俗,史家的公法,国家的正统,就都失去了。

  黄震:“蜀”是地名不是国名。刘备用的名号是“汉”,没用过“蜀”。孙权的盟书也说“汉吴”,你看大家都不说蜀国。国家的国号就和人的姓氏一样,有改了人家姓氏然后写书的么?有改了国家国号然后写史的么?作者这样安排,是因为刘备的政权偏安割据吗?可是刘渊自称为汉,人们还称他的政权为汉呢。是因为刘备的政权没能中兴汉朝吗?可是晋元帝南渡,世人也把他统治的政权称之为晋啊,没听说因为他在吴地而称之为吴。

  章学诚:楼上认为三个国家里称“汉”为“蜀”,缘由是曹操存心贬低刘备集团;又因此给作者定罪,说作者“命名不正”,这就是这样了。后世的文人也大多数遵从这种称呼,却不是存心贬低刘备集团。因为三国建立时汉献帝还在,后来刘备占据了梁、益两地,这种形势下不能两个汉朝用同样的称谓。朝廷里的人把西边那个认作是“蜀”,为的是方便分别,不是为了贬低。如果要贬低,就该称它为“伪汉”,必然不会称为“蜀”了。

  刘咸炘:楼上说“后人是沿用前人称谓,不含贬义”,是这样的;但他说“当时的人为避免两个刘氏政权并称为汉才把西边那个称为蜀”,这个不对。刘备即位的时候,魏国已经篡汉自立,还有什么并称的问题?魏国自称是受了汉献帝的禅让,自然不允许再有个汉,所以才把西边刘备的政权认定是蜀,也不仅仅是为了区分。吴国人则是都称刘备政权为汉,证据很多,不只有盟书上那些话。吴国称汉,魏国不称汉,这明显是故意的。推测作者的意思,大概因为魏国已经占据正统,刘备政权自然不可以用与其对等的国号,所以用所在地称谓。一个中国,被三方政权鼎立分割,本就是前所未有、无例可循的。作者把他的书命名为《三国志》,然后为三国各自写魏书、蜀书、吴书,是遵从这三国不相统属的事实;把孙刘政权命名为吴、蜀,则是表示这三家本来都出自一个中国。况且晋接受了魏的禅让,也必然容不得还有一个汉。作者遵照当时人的心意,(楼主按:是说陈寿怕被查水井、收驿站快递吧)也不敢称刘备政权为汉,这固然不是有心贬低刘备政权,却也明显是以魏国为正统了。

  潘眉:刘备既然继承了汉朝正统,就不能以“蜀”作为国号。《江表传》记载孙权说:“之前把西边称为蜀,是因为献帝还在。现在献帝已经被曹丕废了,自然可以称刘备作汉中王。”后来刘备称帝,孙权就把他的政权称为汉,所以盟书文字是“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作者改“汉”为“蜀”是不合适的。

  周寿昌:作者因为称汉容易跟汉献帝那个汉混淆,所以命名为蜀。而在文中有时称汉,有时称蜀汉,用来保存历史的真相,人家没有改“汉”为“蜀”啊!就算是诸葛亮设立规章法制,也自己命名为《蜀科》,不是《汉科》。

  匿名:蜀国部分比吴魏简略(楼主按:真的吗?我觉得挺详细的,不仅有正面人物的传记,还设有“zuo而die专科”——蜀书第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但也通透练达到了极致。认为作者因为父亲的缘故(楼主按:传说他父亲被诸葛亮罚责过)放纵私情不好好写蜀传的,肤浅。也许是因为蜀汉国家小人才少,史料匮乏,作者想写也没得写呢?看看杨戏的《诸公赞》可以明白这点。

------以上都是掐“蜀”字的,以下是掐刘二牧(刘焉刘璋)传排在先主传前的------

  《史通·编次篇》:汉朝史书上,陈胜、项藉被编在刘邦后面,隗嚣、孙述没列于刘秀之前。而陈寿的《蜀书》头一个写二州牧列传,刘备排在刘焉、刘璋之后,难道因为蜀汉是伪政权,于是才不遵成例?

  匿名:既然因为三国鼎立而写《三国志》,那么应该先写刘备,二州牧列传放在《妃子传》后面,就像魏书部分里,董卓、袁绍排在曹家妃子后面一样。(楼主按:本初,你跟阿瞒抢新娘时可曾想过有今日?)

  何焯:二州牧列传不遵从董卓、袁绍等群雄的例子(楼主按:恭喜曹家后宫后边的两位二次躺枪~),而放在蜀书之首,不是把刘备等同于割据。王者兴盛的道路上,有被驱赶排除的失败者。作者自己在二州牧传后评论说“庆钟二主”(楼主按:庆钟二主典故:魏豹听人预言薄姬能生下真命天子,于是纳其为妾;刘歆听人预言“刘秀当天子”而改名刘秀,最终他们自身都没有幸免于难,皇帝的气运依旧归于天命之主。)就是用汉朝旧事说明:天命只属于真命天子,刘焉刘璋不足以影响此事。二州牧列传从文字上看,像是图谋称霸一国;从含义上看,是欲行天子之事,这作者遗臣思故主的心思深了啊。(楼主按:这句的意思是,陈寿以“庆钟二主”典故暗喻刘焉刘璋再怎么折腾也不能难逃败亡的命运,因为他们这块地是属于刘备的,刘备才是真命天子!)

  何焯(楼主按:大概是他隔了一段时间再次评论):《三国志》写吴书,孙权在孙策之后;写蜀书,却把刘焉刘璋排在刘备之前。改变成例,言辞闪烁,是以此等待后人在错乱迷惑的描写中自行领悟作者的真意,所以不是当时的人所推测的那样。

  李清植:刘焉刘璋身为汉室宗亲,心怀自立异志,汉献帝既然已经抓捕斩杀了刘焉两个儿子,那么刘焉也算是叛乱的人。蜀书第一写刘焉刘璋,是用来表示刘备夺取益州,在道义上是行得通的。又用二牧传中的预言“益州有天子气”作为蜀汉中兴汉朝的征兆。楼上说得对,但还不够深刻。

  刘咸炘:“被驱赶排除的失败者”(楼主按:此处引用何焯评论第一段第二句),是指前朝那些与新王朝兴起有关并被新王朝打倒的人。凡是断代史书,列举这些人,都在臣子列传的首位,没有排在帝王本纪之前的。如果像楼上的楼上那位何先生所说那样,那么班固《汉书》的第三十一卷“陈胜项籍传”是不是该挪到第一卷“高帝纪”之前?范晔《后汉书》则是不是也该把刘玄、刘盆子两位炮灰的列传(在第十一卷)排在第一卷光武帝刘秀本纪之前?
  楼上姓李的更是胡说八道。“列在前面表示应当取代”,“预示了蜀汉的兴起所以留在前面”,这都不是道理。刘盆子、王郎都是刘秀取代的,为什么不列在刘秀前面?如果说用两位州牧传记中的预言当做蜀国建立的预兆,所以放在前面;那么袁术也因为“代汉者当涂高也”的预言自立了,《三国志·魏书》要不要把袁术放在曹丕前面啊?
  《三国志·吴书》把刘繇、士燮列在孙权他们家后面,与魏书董卓、袁绍传相同,而与蜀书不同,仿佛表示蜀国是偏安割据势力,而吴国跟正统魏国相同,这自然别有缘故——因为季汉的疆土全承接自刘焉刘璋,而孙吴对刘繇、士燮,曹魏对袁绍、陶谦则不是(楼主按:袁绍表示够了!不就是让阿瞒给推了么到底还要躺枪几层!)。所以刘焉刘璋的列传,和刘繇、士燮等人不一样,而且明显表示蜀汉为偏安割据的势力。何焯竟然反而以这种特例作为“天子之事”,并且说“作者真意隐藏在错乱迷惑的描写中”。照他这么说,那凡是古代史书中褒扬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理解为贬低;卑下的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理解为尊崇。人们说明确的文字记载其实不是那个样子,我却认为这是故弄玄虚。真像那样的话,世界上还有真的是非黑白吗?

【附原文】
蜀书一
◎高似孙曰:刘备父子在蜀四十余年,始终号汉,岂可以蜀名哉?其曰蜀者,一时流俗之言耳。寿乃黜正号而从流俗,史之公法,国之正统,辄皆失之。
◎黄震曰:蜀,地名,非国名。昭烈以汉名,未尝以蜀名,孙氏之盟亦曰“汉吴”,是天下未尝以蜀名也。且国有称号,犹人有姓氏,未有改人之姓氏而笔之书,亦未有改人国号而笔之史。谓其偏据欤?刘渊自谓汉,人犹谓之汉。谓未能中兴欤?元帝南渡,世亦谓之晋矣,未闻以其居吴而谓之吴也。〖见《黄氏日钞》卷四十八。〗
◎章学诚曰:黄东发谓三国称汉为蜀,【东发,黄震之字。】由曹操有心贬抑,又坐罪陈寿,谓“命名不正”,是则然矣。后世文士,亦多从之,则非有心为贬抑也。盖缘三国起事,汉献帝尚在,其后昭烈据有梁、益,势不容两汉并称。其中朝人士指西为蜀,取便分别,初不为贬抑地也。贬抑则称伪汉,必不称蜀也。〖见《章氏遗书·知非札记》。〗
◎刘咸炘曰:章氏谓“沿称,非贬抑”,是矣,而谓“因并称之嫌”,则非。昭烈即位,魏已篡矣,何嫌于并邪?魏称受禅于汉,自不容更有汉,指西为蜀,亦非仅为分别也。吴人则通称为汉,其证甚多,不独盟词。吴称汉而魏独不称汉,其为有心,明矣。推承祚之意,盖以魏既居正,二方自不可以国号对之,故以地称。一中国而鼎立分割,本前此所未有,无例可沿。名书为《三国志》,而各自为书者,乃从其不相统属之实。而名为吴、蜀者,则示其本一全中国也。且晋既承魏,亦必不容有汉,承祚依时人之意,亦自不敢称为汉,此固非有心贬抑,然以魏为正则明矣。
◎潘眉曰:先主即尊继汉统,不以蜀为国号。《江表传》载吴主曰“前所以名西为蜀者,以汉帝尚存故耳。今汉已废,自可名为汉中王”,后为帝,遂称为汉,故其盟文曰“自今日汉、吴既盟之后,戮力一心”,陈《志》改“汉”为“蜀”,于义未当也。
◎周寿昌曰:承祚以称汉易混,故名蜀以分三国眉目,而于各文中或称汉,或称蜀汉,以存其真,并非改汉为蜀。即诸葛设科条,亦自曰《蜀科》,不称《汉科》也。
◎《名山存稿》云:黄龙元年,盟书联称汉吴,此吴称汉也。《毌丘俭传》裴注文钦与郭淮书“托命归汉”,此魏称汉也。
◎或曰:《蜀志》较吴、魏为略,然亦研练尽致。谓寿以父故肆情者,肤论也。或国小才乏,抑亦记注不立,无所承借耶?观注杨戏《诸公赞》可明。】

刘二牧传第一
【◎《史通·编次篇》云:陈胜、项藉见编于高祖之后,隗嚣、孙述不列于光武之前,而陈寿《蜀书》首标二牧,次列先主,以继焉、璋,岂以蜀是伪朝,遂乃不遵恒例?
◎或曰:既因鼎足立《志》,则此《志》宜首先主,二牧置之《妃子传》后,如《魏志》之董、袁,可也。
◎何焯曰:二牧不从董、袁群雄之例,而列《蜀志》首,非夷昭烈于割据也。王者之兴,先有驱除,评云“庆钟二主”,即以汉家故事明统绪所归,天祚真主,即二牧犹不得以闇干耳。其文则若霸国之书,其义莫非天子之事,遗臣故主之思渊矣哉。
◎又曰:序吴事则正礼不先于讨逆,系汉统则二牧乃冠乎兴王。变其例,逊其词,所以待后之人自遇其旨于参错迷谬之中,故非当时所测也。
◎李清植曰:焉、璋以枝叶之亲,而阴怀攘窃之志,汉帝既尝收戮其二子,则亦与于叛乱之数者也。《蜀志》之首二牧,所以明先主之取益,于义为可,又将以董扶所谓“益州有天子气”者为季兴受命之符,何焯之论确矣,而未尽也。
◎刘咸炘曰:驱除者,一代之所因所胜也。凡断代史书,列所因所胜,皆在列传之首,未有冠于帝王之前者。若如何说,则班《书》陈、项当在《高纪》之前,范《书》更始、盆子当在光武之前乎?李氏之说弥为曲谬,列于前以示当取,借符谶而遂列于前,本不成理。盆子、王郎皆光武所当取,何不列于前?若谓故取董扶之言以为符命,则当涂之谶,袁术以已当之,作曹氏书者,亦可以袁术列于曹丕之前乎?若夫《吴志》之刘繇、士燮仍列权、亮、休、皓之后,与《魏书》董、袁诸传同,而不与此同,转似于蜀示偏方,而于吴则同正朝者,此自别有其故。盖季汉疆土全因二牧,孙氏之于刘、士,曹氏之于袁、陶则不然,故二牧之列,不与刘、士同,而示其偏方则尤显。何氏乃反以变例为天子之事,而称为旨在参错迷谬之中,果推此论,则凡古史之褒者皆可依己意而说为贬,卑者皆可依己意而说为尊。人谓明文不然,吾则曰此故为迷谬。如是,则世尚复有真是非邪?】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5-02-24 19:34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5-02-24 19:34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5-02-24 19:39
             好高深的样子啊啊啊啊啊啊啊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5-02-24 19:43
             好高深的样子啊啊啊啊啊啊啊

生子当如孙仲谋 2015-02-24 19:47
             好高深的样子啊啊啊啊啊啊啊

山核桃 2015-02-25 16:11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这说穿了就是脑残粉的力量,还是我这样的博爱党比较幸福,我比较粉个人,不在乎政治上的排列啥的,比如大制作里也有演技差的,小成本电影也有演技帝,什么票房奖项啥的都是浮云,身为一个观众有啥好掐的。

一尊还酹江月 2015-03-08 05:35
所以说如果古代有网络,掐架盛况肯定也不输当今。不过说起来这些细节问题和陈主编传说中的春秋笔法我真的是晕了。话说像那个什么宫斗剧里面一句话能分析出几个意思,我这种说话虽然不是不经大脑但是依然直白得可怜的不很快就挂了吗

萤火虫 2015-07-15 00:54
纠缠这种细节才能混到饭吃啊。。。。。话说这些分析家评论家也真不好过


查看完整版本: [-- 【翻译】读“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第一·的标题”有感:看看百年前的读者是如何在大大文下掐架的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7.5 SP3 Code ©2003-2010 PHPWind
Time 0.028412 second(s),query:2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